产业精准扶贫,是邮储银行着眼于改变农户“单打独斗”发展产业风险大的局面,以信贷投向促进拉长产业链条,完善联结机制的一种十分有效的金融扶贫方式。 2019年以来,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充分发挥网络、资金和专业优势,坚持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坚持把产业和就业脱贫作为根本之路,探索以产业扶贫为依托、以风险分担为保障的金融扶贫新路子,有效带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逐步形成了邮储银行特色的扶贫经验。 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精准对接涉农产业的融资需求,特别是加强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力度,有效支持贫困、失业人员创业致富,持续开展产品创新和服务优化,促进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截至10月末,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累计向陕西省56个重点贫困县投放各类贷款76.75亿元,金融精准扶贫贷款规模达42.21亿元。 邮储银行坚持因地制宜推进产业扶贫工作,通过明确贫困户、带贫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带贫龙头企业三类贷款主体,创新“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贫困户”“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扶贫模式,探索了生产带动、劳务增收、产权入股+劳务、订单农业等带动扶贫形式,将贫困户、企业、合作社、基地的产业发展联结一体。 邮储银行推荐央视的《创业英雄会》“汉中大鲵”项目,主要通过“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由农户将养殖的大鲵幼苗交由专业合作社统一进行养殖及销售,农户则每年按年度盈利从合作社中取得分红。这种“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是充分结合当地市场和贫困户实际情况,探索出的一条新路子。 邮储银行在商洛市探索推行的“订单农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金融扶贫运作模式,主要是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吸收贫困户就业、和贫困户签订收购协议等方式,通过对与合作社签订收购协议的贫困户直接发放扶贫小额信贷,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做好金融扶贫的“大文章”。同时,在洛南县朝天椒产业中,邮储银行倾力打造“一条红色产业链,一抹绿色帮扶情,万家椒农奔小康”脱贫项目,激发了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
此外,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探索推进“辣上天”“千山茶叶”产业模式,汉中龙头山水的“汉中大鲵”、渭南富平的“奶山羊”、商洛的食用菌种植等成为产业精准扶贫的鲜活案例,其核心为围绕当地特色农业产业,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以“造血”方式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扶贫成效。 (供稿:邮储陕西分行 聂文元) 【编审:荆东;编辑:张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