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催人奋进。围绕全国两会作出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国家开发银行陕西省分行干部员工斗志昂扬、实干担当,着力推动全国两会精神在本单位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强国必先强农,该行认真落实党中央“三农”政策,把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与发挥开发性金融的功能作用结合起来,围绕 “五个聚焦”搭建合作机制,创新产品服务,加大融资服务力度,仅2022年以来就向全省累计发放乡村振兴贷款近210亿元,在三秦大地奋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上书写开发性金融的使命担当。
聚焦产业振兴 因地制宜拓宽造血富民渠道
以支持陕西农业特色产业“3+X”工程为核心,结合区位优势、资源禀赋、规划布局等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一产优、二产强、三产活。在延安,该行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方式支持延安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近3年来累计发放专项贷款超27亿元,支持收购苹果近40万吨,有效带动超2000户果农增收,让苹果红照亮老乡的笑脸红。在渭南,开沃新能源汽车基地正在火热建设,投产后具备年产1万辆电动专用车和5万辆电动卡车的生产能力,该行提供授信4亿元,发放贷款3亿元,支持打造区域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辐射带动原材料、零部件等上下游配套产业“组团”发展,助力脱贫群众有就业、能致富。在西安,该行提供融资3.5亿元支持生态楼观全域旅游综合项目建设,通过“原生态景观+民宿+特色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的全链条全业态乡村振兴模式,推动农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探索旅游富民新路径。
渭南开沃新能源汽车基地建设项目(一期)
聚焦人才振兴 让金融普惠照亮三秦学子成才路
作为承担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该行坚持政策性银行办政策性业务,实现助学到助业的全过程帮扶。该行按照“应贷尽贷”原则,组织“走村入户、到班到人”的政策宣传活动,2022年累计发放助学贷款14.5亿元,惠及全省14.6万名学子,贷款人数和金额均创历史新高。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子还款压力,落实国家“免除利息、延期还本”政策,帮助2600余名学生申请本金延期1145万元,免除13万名受助学生本年应还利息近5600万元。助力高校毕业生获得更多就业机会,联合招商银行西安分行组织开展助学贷款毕业生线上专场招聘会,通过网络直播“云招聘”,现场提供岗位超100个,为乡村振兴广育人才之力。
聚焦文化振兴 让红色资源成为革命老区发展的“新名片”
文明文化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不竭动力,大力支持延安、照金、富平等地红色文化保护项目,助力革命精神代代传承。在延安,1938文化街区项目是全国首个红色文化创意旅游综合体,该行积极利用优惠财金政策,发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2150万元,支持街区提升改造供热、广播、扶梯等老旧设备,助力打造以“老延安”历史记忆为核的红色文化体验功能区;圣地河谷金延安西北三角区大剧院作为《延安保育院》大型历史舞台剧的唯一上演场馆,可为更多观众提供沉浸式追寻延安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精神家园,该行提供融资8000万元支持该项目建设,助力红色资源保护开发传承。
圣地河谷金延安西北三角区大剧院项目
聚焦生态振兴 让“生态绿”成为增进群众福祉的最亮底色
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重要支撑,该行紧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精准发力,以绿色金融服务农民提升幸福感、获得感。开展“百县千亿”行动,发放县区域污水垃圾专项贷款近26亿元,支持了长安区污泥处理、关中固体废物处置利用、汉中市铺镇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重点项目实施见效。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与陕西省林业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双储林场”国家储备林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在“政府+开发性金融+省属企业”框架下,成功推动延长、志丹、西乡等地国家储备林项目落地实施,通过雇佣、土地流转等方式带动约6000户村民增收。
聚焦组织振兴 扎根一线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深化银政合作,该行与省农业农村厅、自然资源厅、林业局、水利厅等部门主动加强对接,并与11个重点帮扶县所在的汉中、商洛、安康等市政府分别签订《“十四五”战略合作备忘录》,构建起 “横向+纵向”的网格化工作格局。强化服务保障,建立三级联络人机制,编制融资规划方案,充分发挥乡村振兴专项小组作用统筹推动项目、破解服务难题。选派多名干部赴富平、延安挂职,深度参与当地乡村振兴发展,现场提供融智融制服务。
下一步,国家开发银行陕西省分行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各项部署,坚守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发挥全省主力银行示范引领作用,服务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助力绘就陕西乡村振兴新画卷。
(供稿:开发银行陕西分行 韩笑 张开腾)
【编辑:张波史雅蕊;审核:白来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