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取自己的钱,凭什么不给我!” 一声怒吼打破了建设银行西安雁翔广场支行的平静。客户杨某面红耳赤,紧攥银行卡,情绪激动地质问着柜台。这看似寻常的取款争执,背后竟隐藏着一个精心设计的“高额回报”骗局,关系着13万元资金的安全。
当天下午,杨某来到高柜要求取现5万元。柜员冯秋丽按流程询问资金用途时,敏锐地捕捉到异常:杨某眼神闪躲、言语含糊,频繁低头看手机,额角渗出细汗,整个人显得焦躁不安。当冯秋丽试图深入了解时,杨某突然情绪爆发,高声强调“这是我母亲定期里的钱转账给我的,我刚在别的银行已经取了8万,怎么就你们问这么多?我的钱我想取就取!”,甚至试图抢回银行卡。这一反常举动立刻引起了营运主管秦凝的高度警惕。
秦凝迅速介入,启动双人核查机制,一边安抚杨某情绪,一边耐心沟通。在专业而温和的劝导下,杨某终于吐露实情:原来,他在网上结识了一位“朋友”,对方推荐了一个号称“稳赚不赔”的“中电数据”投资项目。在“平台员工”身份、“市场盈利”假象以及对方高额回报话术的轮番轰炸下,杨某逐渐被迷惑。当天,“朋友”正不断催促他将剩余资金(连同这5万,总计13万)以现金支付,并约定下午见面带他“致富”。
情况紧急,柜员冯秋丽负责稳住杨某,结合真实案例剖析常见诈骗手法,瓦解其侥幸心理。与此同时,营运主管秦凝争分夺秒联系辖区反诈中心。反诈民警火速赶到,凭借专业经验,迅速确认这是一起典型的“高额回报投资”类电信诈骗,并结合近期同类案件,详细拆解了骗子的套路和陷阱。
在银行员工和民警的苦口婆心劝说下,杨某终于幡然醒悟,惊出一身冷汗:“天啊!差点把我母亲的养老钱都搭进去了!太感谢你们了!” 这场争分夺秒的反诈行动最终成功拦截了13万元资金,避免了杨某及其家庭遭受巨额损失。这已不是秦凝第一次成功拦截电诈。2024年,她就因出色的警觉性和行动力获得西安市雁塔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联席会议办公室表彰。近日,西安市雁塔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再次发来贺信,高度赞扬秦凝和冯秋丽同志“以高度的责任感,敏锐的风险意识和专业的职业素养,为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做出突出贡献。”。
从一次成功的紧急拦截,到接连获得官方认可,这不仅体现了建行员工过硬的业务能力和敏锐的风险意识,更是建行践行“金融为民”理念的生动写照。该行始终将守护客户资金安全、履行社会责任放在首位,积极投身反诈最前线,用专业与担当筑牢金融安全防线。未来,将继续以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举措,用心守护百姓“钱袋子”,为营造安全、稳定的金融环境贡献坚实力量。
(供稿:建行西安雁翔广场支行)
【编辑:高春茹;审核:史雅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