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陕西农信远程银行中心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数字化、智能化服务为支撑,将“为民办实事”融入金融服务全流程。通过客服热线、智能外呼、视频银行等服务渠道整合,逐步构建了一套打破时空阻碍、精准需求响应的远程服务体系,在惠民便民、养老助农、防范诈骗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以专业、温暖、高效的远程服务,诠释“四心银行”的责任与担当。
科技赋能,当好普惠金融“践行者”
陕西农信远程银行中心坚持以科技赋能普惠金融,积极探索具有农信特色的数字化转型路径。截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服务客户已突破400万人次,客户满意度达99.34%。中心始终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理念,持续优化视频银行“金融+民生”服务场景,在完善原有23项基础服务的同时,重点推进服务流程升级。借助远程视频核身、电子签名、委托模式变更等技术运用,大幅简化操作流程,显著提升服务效率,使社保卡激活、涉农补贴查询等线下高频耗时业务实现全流程线上化,单笔业务办理时间稳定控制在3分钟以内。同时,积极拓展服务渠道,持续构建“远程银行+”协同生态,将远程服务入口嵌入手机银行、智能柜员机、移动PAD及助农e终端等各类触点,现已完成全省841台智能柜员机、1682台移动PAD和2794台助农e终端的全面覆盖。当前,微信小程序等服务渠道正在稳步推进系统对接与建设,“线上+线下+远程”一体化服务链路正持续完善,确保用户在业务断点或操作困难时,均可一键发起远程协助,真正实现普惠金融服务“无处不在、触手可及”。
客户体验“智能柜员机+远程银行”金融服务
精准触达,当好金融服务“贴心人”
面对陕西农信超613万、占比约26%的老年客群,远程银行中心聚焦差异化需求,着力构建特色化适老服务体系。通过“语音操作+人工指导”融合模式,智能识别老年客户并主动提升服务优先级,一键直达“尊老专线”人工服务,平均等待时长较普通客户缩短80%。同步打通“简悦版”手机银行在线客服入口,以更大的字体、更简洁的流程、更智能的应答切实破解老年客群在业务办理中的实际难题。该项实践荣获中国金融传媒“2025金融消保与服务创新优秀案例——适老化服务优秀案例”,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信适老方案。此外,中心还主动突破“等客来电”传统模式,创新推出“忙音回拨”服务,通过自动化工单流转与人工外呼,对漏接客户实行贴心回访,有效缓解客户排队焦虑,提升服务体验与满意度。自2025年6月份上线以来,已累计完成回拨任务3300余笔,服务客户2800余人,逐步实现对客户需求的无感覆盖与精准关怀。
“尊老专线”客服工作现场
主动防护,当好金融反诈“守护者”
远程银行中心始终将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持续完善智能化风控体系。通过建立“名单识别+行为分析+模型预警”的立体防御架构,实现对交易风险的精准识别与拦截。针对高风险客户,系统增加风险识别关键词、投诉语料、情绪敏感词等多维话术监测,有效防控服务风险,提升业务效率和客户体验。同步围绕客户特征与高频风险场景,开展多维度、专业化金融知识普及与风险提示,依托反欺诈外呼、“沉睡账户”唤醒提醒和“金融小讲堂”等形式,不断增强客户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累计完成沉睡账户提醒5690次,触发反电诈预警6072次,成功拦截多起诈骗交易,切实保障了客户资金安全,守护好百姓“钱袋子”。
陕西农信远程银行中心将持续深化数字化转型,以科技赋能服务创新,不断延伸“为民办实事”的服务半径,切实为三秦百姓打造更具适应性、普惠性和安全性的远程金融服务体系,为推动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农信力量。
(供稿: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编辑:高春茹;审核:史雅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