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发银行陕西省分行(以下称“分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时值6月份监管部门“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之际,于近日,派分行法律合规工作人员赴陕西省广播电视台《丝路金融》栏目,向社会公众宣传非法集资相关知识,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做针对性宣传,引导大家主动远离非法集资,共同守护美好生活。
在栏目中,工作人员首先介绍了近期出台实施的《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以下称“《条例》”),该《条例》已于2021年5月1日起施行。旨在提醒社会公众远离非法集资和非法集资行为,不要轻信“天上掉馅饼”等投资理财谎言,提示要寻求正规合法的投资理财渠道,保护好自己和家庭的财产,减少社会财产损害。
栏目中重点介绍了“非法集资”的定义,即同时具备三要件:一是非法性,即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一行两会一局”依法许可的行为;二是利诱性,即非法集资一般都许诺还本付息,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正规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均不得向客户承诺保本保收益;三是社会性,即非法集资为向社会公众的公开集资。
栏目还重点介绍了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的风险识别和防范,目前,养老领域是非法集资的一个“重灾区”,老年人是我国的特殊群体,由于他们识别能力较差,且都有一定的闲散资金,所以往往成为不法分子的重点突破对象,通过集资诈骗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形式,骗取老年人的养老钱。分行工作人员对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的“四个套路”进行了详细介绍,即以提供“养老服务”为名的非法集资、以投资“养老项目”为名的非法集资、以销售“老年产品”为名的非法集资、以宣称“以房养老”为名的非法集资。提醒老年人及时识别、远离陷阱,保住自己的养老钱。
此外,分行工作人员还介绍了《条例》的禁止性行为、广告禁止性规定、国家鼓励举报及举报渠道、非法集资的典型形式等规定。同时介绍了非法集资的“四个常见手法”、非法集资活动“四部曲”、及防范非法集资要做到的“四看三思等一夜”法等非法集资风险防范的重要内容。
开发银行积极履行开发性金融机构社会责任,通过本次电台宣传,极大的扩大了非法集资宣传的受众面,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以创新的方式向社会公众传播非法集资相关知识,将相关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送进群众心里,切实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风险防范意识,有效培育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主义法治环境。
(供稿:开发银行陕西分行 田英)
【编辑:张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