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农行渭南分行认真贯彻中省市决策部署,扎实落实总省行各项要求,坚定信心打好省行加快高质量发展的“158战略”收官之战,立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大局,以更有力的举措,统筹推进服务实体、乡村振兴和业务经营等工作,聚焦重点领域,持续加大支持力度,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三农”和实体经济金融服务。截至今年7月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突破170亿元大关,取得了客户满意、党政支持、社会认可、自身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成效。
聚焦实体经济 加快信贷投放
该行始终坚持“信贷赋能+模式创新”双轮驱动,主动对接国家地方重大战略,紧紧围绕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民生服务保障项目建设以及重点项目推进计划,积极对接渭南市“十四五”规划、工业倍增计划和527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不断加大对地方重点项目、重点产业、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持续支持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先后通过综合授信服务方案、创新融资模式、优化信贷流程等方式,精准高效服务了医院、水利、旅游等领域的一批重点项目和重点客户,支持了多个光伏及风力发电新能源项目。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双向发力,以优化审批程序、利率优惠、减免费用等措施,先后向405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3.6亿元,减免各类费用21.4万元,不断惠及普惠群体,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有效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缓释小微企业还本付息压力,推动普惠金融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和集约化管理水平,支持小微企业健康蓬勃发展。今年前7个月,该行累计投放各类贷款61亿元,其中绿色金融贷款15.4亿元,基建类贷款6.9亿元,制造业贷款6.8亿元,真正把一池金融活水引向实体经济。
重抓服务“三农” 助力乡村振兴
该行始终将助力乡村振兴作为新时期服务“三农”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省行与渭南市政府签订的服务乡村振兴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贷款“两高于”、“两提升”目标任务,不断加强银政合作,先后与渭南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专项金融对接机制》文件,将行内“惠农e贷”业务和农户信息建档业务考核纳入政府乡村振兴工作考核体系;与渭南市政府联合举办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与7个县区政府签署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协议,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持续“输血供氧”。不断支持县域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全辖苹果、奶山羊、设施蔬菜基地等地方重点产业和葡萄、酥梨、冬枣、花椒、柿饼等优势农产品,以“惠农e贷”为基础,推出了临渭葡萄贷、蒲城酥梨贷、富平柿饼贷、韩城花椒贷、大荔冬枣贷、白水苹果贷、澄城樱桃贷、合阳红提贷、华州蔬菜贷等特色贷款,全力支持农户、专业大户、职业农民、家庭农场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高效加速推进“深耕乡村”与农户信息建档,先后组建87个包村团队、1000余名员工,入村入户开展建档放贷及金融宣传服务,累计为全辖农户建档5.5万户,合计授信89.8亿元,户均授信达到16.1万元,有效满足了农户金融需求。截至今年7月末,县域贷款余额131.4亿元,较年初增加10亿元,涉农贷款余额86.2亿元,较年初增加15.1亿元,乡村产业贷款余额17.8亿元,较年初增加4.1亿元,增量系统内遥遥领先。
紧盯市场需求 服务居民消费
该行牢固树立“金融为民”价值导向,紧紧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积极履行大行责任,持续加大个人住房贷款投放,大力推广家装贷、教师e贷、医护e贷、专项分期等业务,成功举办首届家装节,全力满足市民购房、购车、创业、消费需求。先后上线运行108个覆盖医院、学校、食堂、停车、党费缴纳等多个领域的场景金融项目,为各行业生产经营提供全方位的“云结算”服务。积极部署实施网点“服务升温工程”,积极打造“适老化”特色服务,设置“爱心驿站”,开辟绿色通道,大力提升网点金融服务质效。不断做优做强个人消费金融服务,全力服务居民消费升级。截至今年7月,该行新增各类个人贷款15.7亿元,余额达94亿元,其中住房贷款新增9.6亿元;信用卡有效客户净增2.2万户,实现分期交易额超5.4亿元,全行个人贷款占比55.5%,成为系统内首家个贷占比过半的二级分行。
下一步,农行渭南分行将紧扣地方“十四五”新发展格局和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服务网点遍布城乡,服务半径延伸乡镇的优势,坚持回归本源促投放,以更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紧扣县域定位践初心,以更实举措优化营商环境,以更多手段服务乡村振兴,力争到年末全行贷款总量突破180亿元,涉农贷款余额达到100亿元,持续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有效支撑,在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中交出一份令各界满意的金融答卷。
(供稿:农行陕西分行;撰稿:农行渭南分行 王杰)
【编辑:张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