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小微、服务社区”战略定位,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引入服务“两小”,专注提升小微信贷服务能力,持续注入金融“活水”,有力助推了全省实体经济行稳致远。据统计,陕西省分行累计投放小微贷款600亿元,惠及全省50万户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全面完成“三个不低于”监管目标,小微信贷服务品牌广泛认可、深入人心。
专注“小微”,深耕服务品牌文化
构筑“至诚服务、风险适度、创新共进”的小微信贷文化,不断丰富服务小微的品牌内涵。“至诚服务”,即诚信经营、诚实守信、真诚合作,以至诚服务的态度和优质的服务赢得社会的认可,使信誉成为一种品牌,做好、做大、做强小微信贷业务。“风险适度”,有效管理风险,寻找风险与收益的平衡点,明确支农、支小的主体客户,对成长性好,有潜力,有前途的小微企业优先扶持,积小成大,积少成多,积弱成强,稳健发展。“创新共进”,即始终践行“进步与您同步”的企业理念,通过产品创新、服务创新、资源创新等创新手段,推动企业与客户、企业与员工的共同进步。高认可度的小微文化,塑造了邮储银行践行社会责任、服务经济发展的社会形象,提升了小微信贷业务品牌影响力。
推进“三专”,支持小微提质增效
围绕小微信贷“专家、专业、专营”定位,推进队伍、服务和机构建设,助推了小微金融服务转型升级。一是对接市场和客户需求,加强小微企业金融客户经理专业队伍建设,提升综合服务、风险防控和专业能力。二是推进1+N”的综合金融服务,改变单一的信贷服务模式,综合运用移动展业、电子银行、自助设备及网络贷款等服务工具和方式,全面满足小微客户综合金融服务需求,提升了服务体验和满意度。三是坚持“一区一策”“一行一业”思路,围绕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设立农业示范区特色支行,同时设立专营的小微企业特色支行,集中优势资源服务小微客户,有效解决服务小微“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小微客户开发特色化、批量化和综合化。
拓展“平台”,持续优化服务模式
聚焦服务“两小”,搭建平台,创新模式,多层次多渠道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一是政银合作,与陕西省扶贫办、各市县平台签署合作协议,推进“特色支行+农业产业链”服务模式,开展“双基联动”易农贷活动,建立“双基”联动工作站,通过平台搭建和产业有效带动服务小微金融。二是创新模式,推出自主贴息、扶贫到户、政府担保金、带资入股、项目扶贫和产业扶贫等业务模式,研发扶贫“惠农易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两权”抵押等专属产品,与地方农村土地流转中心合作推出“两权”抵押贷款网上申请服务,为小微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三是科技引领,对小微客户开展种养殖技能、创业和金融知识培训,打造“科技+金融”和“融资+融智”的金融服务小微新模式,推出“掌柜贷”和“电商贷”等新业务,实现网贷业务突破,显著提升了服务小微力度、深度和广度。
打造“产品线”,推进小微服务全覆盖
坚持打造“升级传统金融、做大政府金融、抢占民生金融、深挖链式金融、探索新兴金融”五大产品体系,不断拓宽小微服务领域。 一是传统金融突出小微快捷贷业务优势用,建立标准化的强抵押担保作业流程,创新抵押担保获取渠道,提升服务效率。 二是政府金融强化与政府合作,以助保贷、税贷通、政采贷等小微信贷产品为敲门砖,发挥创新担保方式的作用,缓解了小微企业抵押担保难、成本高难题。 三是民生金融聚焦医院(含民营医院)贷款、小水电贷款业务,积极布局供热、污水处理等民生类小微贷款产品的试点推广。 四是链式金融推进“公司+小企业法人贷款”,盘活核心企业授信额度,加大核心企业上下游小微企业扶持力度,推出小企业法人保证业务,扩大服务小微的范围。 五是新兴金融探索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知识产权局、科技厅的联动开发,利用产品创新授权开展自主创新,与税务、航信、银联联合开发的线上产品,发挥大数据平台在信息共享中的作用,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
严控“风险”,保障小微贷资金安全
健全小微信贷风险管控体系,把好服务“两小”风险关口,确保信贷资金安全。一是严格落实贷前会商制,保障审查审批环节的独立性,有效揭示风险、隔离风险,提高报审小微业务质量;发挥二级分行和一级支行的风险防控协调作用,实现信贷业务风险防控关口前移、综合服务方案前置,把好小微客户的准入关。二是推行“差别审批”管理,基于小微客户分层管理和审批专业化分组,对不同客户及产品在授权、流程、时效、审批方式方面进行差别化管理,提高审批效率。三是持续完善风控体系,运用大数据平台预警工具,结合贷后发现问题进行交叉验证,利用大数据对小微企业形成风险的闭环监测,及时发现和修正小微贷款风险,确保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全行小微贷款资产质量良好,不良率低于同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供稿: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 聂文元
(责编:王金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