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备耕事关全年,是决定农业丰歉的开局之战。入春以来,在渭河两岸,一幅“春耕备耕图”徐徐展开,到处都呈现出生机勃勃、春耕备耕的忙碌景象,翻地、施肥、除草、浇水……
为充分保障地方全年粮食和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农行渭南分行将支持春耕备耕作为服务“三农”的重点,集全行之力优先配置信贷资源,全力保障涉农主体春季农业生产金融需求。截至2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超86亿元,较年初增加3亿元;农户贷款余额超24亿元,较年初增加近2亿元;今年以来累计投放农户贷款7.1亿元,有效满足了农企和农户在购买种子、肥料、农药、农机农具,以及粮食生产流通等方面的资金需求。
抢抓春耕农时,金融“贷”动瓜果种植户
春节刚过,赫赫有名的“瓜果之乡”渭南市蒲城县龙池镇田间地头一派“人勤春早农事忙”的景象,清理田地、购买农资、嫁接瓜苗……
窦晓艳是该镇七一村的西瓜种植大户,此时的她已住在了瓜地,抢抓农时备春耕。往年为了购买20亩瓜田的种子、棚膜、地膜、化肥等农用物资,她必须得四处赊账才能正常经营。今年,准备将种植规模扩大到40亩,资金压力也更大了,多出的投资从何而来成了她最大的难处,心急如焚的她将难处告诉了七一村村委会,希望获取帮助。
在接到村委会的电话后,该行立刻安排客户经理上门了解情况,并向其推荐可以线上申请、手续简便、随借随还、按日计息、循环使用的“惠农e贷”产品。经过客户经理的实地调查、业务审核、系统上报等环节,窦晓艳成功获批20万元授信额度。在农行客户经理的现场指导下,通过农行掌上银行,不到两三分钟,贷款就到账了。她激动地说:“现在足不出户,不用抵押担保就能贷到20万元,感谢农业银行为咱老百姓干实事、干好事,这下投资西瓜的钱可算解决了!”
据了解,为保证春耕前土地育肥工作,农行渭南分行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送贷下乡”为契机,深入联系各个村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农业龙头企业,建立专项台账,精准对接各类客户春耕资金需求,保障春耕备耕工作稳步推进。
助力灾后恢复,金融“搭把手”浇开幸福花
当前是大荔冬枣春季生产和管理的关键时期,在渭南市大荔县赵渡镇平民村大棚冬枣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冬枣大棚与蜿蜒至村尽头的水泥路纵横交错。“今年的枣肯定比去年的更甜!”当谈到今年的冬枣培育计划时,大荔县雨露阳光温室有机冬枣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姜永刚特别兴奋。近日,农行渭南分行大荔支行在金融支持灾后重建现场会上发放的30万“惠农e贷”让他原本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
原来,受去年灾情、疫情和人工成本等因素影响,年后春耕春种购买农药化肥的资金还没着落,这可愁坏了姜永刚。农行大荔支行在了解到其融资需求后,立即组成专项服务团队,积极参加金融支持灾后重建现场会,向现场咨询的群众详细介绍了惠农e贷“新快准信简惠”的产品优势,一一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现场通过掌银进行贷款征信查询、放款、还款的演示操作。看着30万元贷款到账短信,他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仿佛见到了一棵棵枣树上挂满了饱满的果实。“农行对我们的支持非常大非常给力,下一步,我们计划再增加几个大棚。”姜永刚信心满满地说。
聚焦产业发展,金融“滴灌”小苹果做成大产业
助力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始终是农行渭南分行做好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目标。近年来,该行紧抓地方农业品牌优势,深度探索金融服务“三农”新模式,强化信贷供给,提升服务水平,积极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新局面全面推进。
在渭南市白水县雷牙镇李家卓村,果库主刘萌笑着说到:“多亏农行的好政策好服务,亲自上门帮忙办理,审批快,效率高,而且利率还低,及时解决了我的难题,今年预计是个丰收年啊”。据悉,他是根据熟人推荐得知农行有一款专门用于支持水果种植和收购大户的融资产品——“果库贷”,该款产品不仅手续办理过程与惠农贷款办理一样简单,而且利率优惠。在收到刘萌的200万元贷款申请后,农行白水支行组建专业服务团队,进行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积极主动建立农户档案,持续跟进与上级行进行沟通协调,确保贷款迅速下发。
该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农行渭南分行将持续强化对春耕备耕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推进“一县一策”普惠贷款运作新模式,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提升线上服务能力,拓展金融服务渠道,坚持履行国有大行担当、坚决扛起服务乡村振兴的主责,保障春耕备耕、助力粮食丰收,全面擦亮服务“三农”的“金”字招牌。
(供稿:农行陕西分行;撰稿:农行渭南分行 王杰 刘晨)
【编辑:张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