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困境与坚守
一张薄薄的公证书,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是一道程序,但对于失去独子、年过八旬的韩奶奶而言,却成了横亘在她与儿子最后心意之间的一座大山。当业务的“刚性规定”遇上人间的“实际困难”,民生银行西安经开支行用一场跨越数月的暖心行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服务,从来不只是循规蹈矩,更是为了人的需要而全力以赴。
一、困境:当规定遇上现实,八旬老人的无助
2025年8月,韩奶奶来到民生银行西安经开支行,希望取出儿子养老金账户中的遗产。这笔钱,是她与逝去孩子最后的经济联系,更是她独居生活的重要保障。
然而,由于金额超出小额继承上限,公证成为必须。面对银行耐心的解释,老人道出了她的无助:“我八十多了,一个人住,腿脚不便,也不懂这些,你们就不能帮帮我吗?”
后续沟通中,支行了解到更令人揪心的背景:老人儿子年过五旬未婚离世,她不仅承受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更因独居且无其他子女照料,在生活与精神上都步履维艰。办理复杂的公证,对她而言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二、破局:从“不行”到“必行”,民生人的担当
面对规定与同情的两难,支行员工没有选择最简单的“按规定办事”。
第一步:向上探寻,寻求政策支持。 分行个金消保部迅速向人行、金监局等机构咨询,探寻政策空间。在得到“公证仍为必要环节”的明确答复后,他们没有放弃。
第二步:向外拓展,主动陪同协调。 支行营运主管与零售主管行长主动上门,冒着高温酷暑,陪同老人前往社区、街道、民政及公安部门,试图开具替代证明。尽管最后因政策限制未能成功,但他们的陪伴给了老人莫大的安慰。
第三步:向难而行,叩开“绿色通道”。 证明之路走不通,支行将目光转回公证本身。他们发动所有资源,联系了全市多家公证处。屡屡被拒后,“功夫不负有心人”,西安汉唐公证处被民生银行的执着与诚意打动,同意为老人开启 “助老绿色通道”——提供上门服务,并大幅减免费用。
三、暖心:上门服务,解开心结与困境
方案既定,支行营运主管立即与汉唐公证处工作人员一同上门,为韩奶奶现场办理了所有公证核实手续。当所有流程顺利完成,这笔承载着情感与希望的遗产终于可以提取时,老人紧紧握住工作人员的手,泪水盈眶。
“孩子走了,我感觉天都塌了。是你们一次次为我奔波,帮我解决了这个大难题……你们就是我的亲人!”老人的话语,朴素而真挚。这不仅是一笔钱,更是一份被守护的尊严与希望。
四、回响:锦旗背后,是“情系民生”的初心
这面锦旗,承载的是一位老人的由衷谢意,更是对“服务大众,情系民生”这一理念的生动诠释。
它证明了:真正的服务,不在于顺境中的锦上添花,而在于困境中的雪中送炭;专业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对规则的遵守,更体现在运用智慧与温情去化解规则与人性之间的张力。
这件事激励着每一位民生员工:我们的工作,关乎业务,更关乎人情;我们的品牌,建于专业,更成于担当。
(供稿:民生银行西安分行)
【编辑:高春茹;审核:史雅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