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时值隆冬。中国工商银行陕西省分行党委书记麻旭恒带领扶贫工作组冒雪深入定点扶贫村柞水县营盘镇北河村,实地调研考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成果,与县、镇、村三级政府座谈,帮助包扶村解决脱贫攻坚收官阶段实际问题,并安排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工作,确保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
这是工行陕西分行持续开展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过程中的一次检查巡视,也是在临近2020年底脱贫攻坚战收官之际对扶贫成效再次进行的“回头望”工作。工行陕西分行党委要以坚实稳固的扶贫脱贫工作成果,对党中央赋予的重托、对自己承担的历史责任给予坚定的回应: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确保所帮扶的贫困人口整体迈进小康社会!
听党号令 力担使命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明确对把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作出了新的部署以来,工行陕西省分行党委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绝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的号召和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陕西省委、省政府和工总行金融扶贫工作的规划要求,全力担当、积极作为,充分发挥国有大行的作用,凝聚全行合力,履行社会责任,从金融支持和包点扶贫两方面着手,密切结合贫困区实际,扎实推进精准脱贫攻坚工作,争当行业扶贫攻坚的主力军,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精准扶工作开展以来,工行陕西省分行各级机构共承担了全省62个区(县)68个村、1.6万户共5.84万人的定点扶贫任务,其中深度贫困县贫困村有18个。几年来工行陕西省分行共派驻一线驻村扶贫干部116人(次),其中第一书记17人、驻村干部99人,累计捐赠扶贫资金822.9万元、各类物资价值322.42万元,协调地方配套扶贫资金1938.3万元,累计发放产业精准扶贫贷款47707万元,开展“春暖行动”“金秋行动”直接实现扶贫消费876.19万元,帮助销售农产品7888万元。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至2020年末,工行陕西分行已圆满完成68个定点帮扶村的全部整体脱贫目标,为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了工行力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2016年、2017年、2019年,工行陕西省行扶贫工作被陕西省扶贫办、省委组织部等部门考核为优秀等次。 
党建引领 坚强有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内打响脱贫攻坚战。工行陕西省分行党委高度重视,把定点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使命担当来安排和落实,及时成立了由省行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副行长任副组长、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金融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自上而下统筹推动全行扶贫工作开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后,省行党委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精神,迅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上级党委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持续加大力度推动全行脱贫攻坚工作走向深入。2018年3月在汉中洋县召开全行定点扶贫工作推动会,明确提出建立“三项机制”、落实“六项要求”的新举措。2019年7月,又在延安组织召开定点扶贫工作座谈会,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扶贫攻坚的论述,传达上级金融扶贫工作讲话精神,交流各行扶贫工作经验做法,有力地指导和推动了全行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在省行指导推动下,全行各分支机构都相应成立了金融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在全行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同时,各级行成立“两联一包”工作队,甄选优秀干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队长、驻村干部,在人员组织上给予坚强保障。全行100多名驻村扶贫干部严格落实帮扶责任,与村民吃住在一起,全身心投入扶贫攻坚工作,实行了“一村一组、帮扶到户”的精准扶贫新机制,收效明显,多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干部被各级政府授予“扶贫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示范带动 再添动力
作为省级驻村扶贫工作牵头单位,按照陕西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2012年工行陕西省分行“两联一包”驻村工作队来到革命老区延安宝塔区万花山乡,对元庄村进行定点扶贫。面对土地贫瘠可耕地少、自然环境差交通不便、无支柱产业、集体经济薄弱等状况,工行与“村两委”一起根据当地自然地貌和生产作物特点,以苹果业和养殖业为重点开展产业扶贫推动工作。为调动村民苹果种植的积极性,工作组协助乡政府与全村28户果农签订苹果管理协议,同时研究制定出“以奖代补”的苹果配套管理机制,以每年支助村民的苹果用肥为标的,多种多奖,鼓励村民开发新果园,加强幼树管理和新老树苗及时更换,促进了苹果种植产业的持续壮大。同时,帮助村民积极做好果园集雨水窖修建、果园防雹网架设等苹果种植配套保障工作,六年间,共为元庄村购置苹果专用化肥95吨,订购果苗1.1万株,更新改造老果园120亩,新建果园集雨水窖35个,架设防雹网覆盖果园50亩。为拓宽苹果销售渠道,工行陕西分行借助工商银行自有的全球互联网平台优势,将苹果销售引入融e购商城,并开设“陕西洛川苹果”专区促销,将元庄村苹果销向全国各地,销向全世界。工作队还根据山区情况,将易繁殖易管理的猪、鸡养殖作为扶持重点,每年对每户村民给予两头猪苗或十六只鸡苗的养殖补贴,对贫困户给予四头猪苗或32只鸡苗的养殖补贴。六年时间里累计补贴猪苗400头、鸡苗3000只,建设鸡棚20个,助力村民收入快速增长。为改善耕种条件,积极联系区乡两级政府,为村上恢复水毁耕地70亩、开拓新增耕地30亩、治沟造地210亩,并直接投资12万元修建了跨河生产便民桥,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问题;投资12.5万元为村里新建了卫生室、爱心超市和党建活动室5间;联手扶贫局、交通局、乡政府四方联动共同出资110万元修建水泥生产道路2.1公里、果园沙石路1.2公里,硬化村户道路1500米,为元庄村建起通往小康生活的致富路,迅速改变了村容村貌,也使元庄村经济发展状况和村民精神面貌大为改观。至2016年末,全村各项总收入实现112万元,人均纯收入实现5100元,较2011年人均年收入不足1500元翻了3.4倍,远远超出宝塔区政府确定的贫困户人均3015元的脱贫标准,全村54户、村民190人实现脱贫“摘帽”。2018年末,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到7708元,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年收入实现8450元,呈现出稳定地、可持续地发展势头,通过验收,元庄村宣告圆满实现整村脱贫、贫困户摘帽目标任务,“一个贫困群众都不能少”地迈向小康之路。为此,延安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代表延安市委、市政府向工行陕西省分行发出《感谢信》,万花山乡政府和扶贫村为工行驻村干部颁发了荣誉村民证书,并赠送锦旗牌匾。《华商报》《三秦都市报》《中国金融文化》等媒体相继对工行扶贫工作的经验做法进行报道,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为全行乃至全社会脱贫攻坚深入推进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圆满完成延安元庄村扶贫任务后,2019年,工行陕西省分行又接受了国家深度扶贫县——商洛市柞水县营盘镇北河村的包点扶贫任务。省行党委迅速挑选精兵强将进驻北河村,因地制宜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一年来,工行陕西省分行按照柞水县“一主两优”产业部署积极帮扶,着力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捐赠产业扶贫资金30万元,协助完成48个木耳大棚产业前期立项工作,帮助定点扶贫村增强“造血”功能。同时以“爱心超市”为平台,采用积分兑换制发放工行捐赠的生活和学习用品,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发展动力。工行还发挥银行特点,定期在村里开展科学致富和金融知识宣教活动,帮助村民拓展视野寻找生产致富途径;配合县脱贫攻坚“百日决战”工作,安排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大病保险缴费补助等政策,启动教育、就业、生态等扶贫项目。在工行驻村工作队、北河村全体村民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3月,柞水县营盘镇北河村通过市、县、镇三级政府脱贫摘帽验收,提前实现整体脱贫目标。 
产业拉动 精准得力 脱贫致富,重在增强造血功能,实现生产可持续。工行陕西省分行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坚持从当地自然条件、自身优势出发,重点扶持培育特色产业,通过一村一策,发挥产业龙头带动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他们根据各扶贫点气候、土壤等特点和资源优势,充分发挥金融行业优势,与多家地方政府签署了金融扶贫协议,并通过举办金融合力精准扶贫研讨会、开展“工银普惠行”等活动,全面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积极创新“政府+银行+农户”“银行+企业+农户”“银行+合作社+基地+农户”“期货+保险+银行+农户”等产业扶贫模式,探索建立“输血+活血+造血”一体化扶贫致富长效机制。从扶持陕北特色的苹果、红枣产业,到发展陕南的核桃、木耳、中药材种植业;从扩大传统的猪、牛、羊、蜜蜂的养殖规模,到邀请专家对果树、蔬菜等种植产业水肥管理、病虫害预防和养殖产业疫病防治等技术培训指导等,驻村工作队因村施策、全程跟进、突出特色、全力帮扶,并及时对接扶贫产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加大“茶叶贷”“富硒贷”和“易农贷”等助农贷款产品的信贷投放力度,实施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相结合的措施,在信贷资金和金融服务上对贫困区和贫困户予以重点帮扶,对“现代农业园区”“木耳种植示范基地”“金银花种植基地”“洛川苹果种植园”及贫困区生态旅游等涉农产业和项目给予及时扶持帮助,精准支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贫困人口创业就业,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助力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脱贫,服务乡村振兴。近三年来已累计发放产业精准扶贫贷款47707万元,有力地支持了贫困区的产业发展,带动了贫困人口就业致富。
同时,工行陕西省分行还以工行“融e购”电商平台为渠道,对符合国家级贫困县的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实施免保证金免手续费等优惠政策,并专设“陕西馆”推动陕西贫困地区地方名品和特、优产品的销售,助力陕北果品、陕南茶品等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销售,极大地拓宽了贫困山区农产销市场空间。目前工行已整合了陕西境内贫困地区商户50余家、特色农产品100余款上线“融e购”精准扶贫专区打包营销,同时还把销售收入按5%的比例划入扶贫基金,通过扶贫点对重点帮扶户进行资助,取得良好成效。工行还发行了挂钩农产品的专项理财产品,引导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到金融扶贫当中,通过融资融智多渠道助力贫困区财富增长。 
工行陕西省分行还把各扶贫点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帮助架桥铺路、完善设施,夯实和改进硬件基础,极大地改变了扶贫点的生活生产环境。通过修建“便民桥”,改造砂石路、泥土路,实现道路硬化,解决村民出行难和产品运输难的问题;帮助修建机井,实施引水工程,改善群众饮水条件;开展“厕所革命”,修建水冲式厕所,帮助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架设电力线路、太阳能路灯,亮化村庄,较好地解决了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帮助偏远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地区村民搬迁安置并及时提供必要生活生产用品用具,为贫困群众开启充满希望的新生活,保障生产致富有后劲可持续。如省行向岚皋捐赠200万元扶贫资金建立中小微企业融资和风险补偿基金加快形成金融扶贫长效机制、向商洛柞水北河村捐赠木耳产业扶贫资金30万元帮助建设木耳种植示范基地增强“造血”功能,宝鸡分行出资46万元更换管道网解决8个村民小组820人安全饮水问题,延安分行联动政府投资120万元新修水泥路2.1公里解决苹果等种植产业山地运输问题,咸阳分行联系植保飞防服务队用无人机对蒋家山村3000余亩玉米田喷施农药遏制玉米粘虫害蔓延问题等,这些实事紧事都受到了村民和政府的好评。
春暖行动 持续给力
围绕工总行“一盘棋”安排,工行陕西省分行大力推进消费扶贫“春暖行动”,统筹做好本地消费扶贫和四川通江、南江、万源、金阳4个总行定点扶贫县的消费扶贫工作,落实定点扶贫地区农产品采购“十个一批”要求,加大职工食堂、员工生活消费等对农产品的扶贫消费采购力度,帮助贫困区农产品销货增收。同时开展“消费扶贫 爱洒三秦”公益助农系列直播活动,借助“直播+短视频”的互联网新业态模式,开展消费扶贫新尝试,凝聚全社会参与消费扶贫的合力,激发长期消费动力。三场直播受众达到330.1万人次,实现扶贫交易148.7万元。按照陕西省贫困人口3050元/年标准计算,活动可成功助力488个家庭实现脱贫解困。“春暖行动”中,全行通过线上线下各渠道、各平台采购扶贫产品金额共计451.26万元,其中采购总行定点4县扶贫产品73.55万元。
为确保在2020年底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10月以来,按照工总行安排,工行陕西省分行又积极投入消费扶贫“金秋行动”,重点将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农产品放在采购首位优先考虑扶贫消费,短短一个多月,“金秋行动”就实现消费购买424.94万元。目前,全行已累计购买贫困地区农产品876.19万元,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7888万元。 
全行参与 同心戮力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赢得了全行员工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每次开展涉及扶贫帮困的公益活动,工行各级员工都踊跃报名参加;每逢扶贫点遭遇灾情或困难,员工们都积极捐款捐物出手援助。特别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开展的针对各包点村无劳动能力的“五保户”、孤寡老人的走访慰问活动中,各级员工的积极参与帮助使困难群众深切感受到工行的温暖。2019年9月,省行党委书记、行长带队深入商洛柞水营盘镇北河村开展扶贫调研时,代表工行向扶贫村捐赠产业项目建设资金30万元和学习用具、生活用品4万元,为村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增添了信心;2020年12月1日,省行党委书记带队冒雪到柞水县营盘镇北河村实地考察脱贫攻坚工作,并现场帮助销售1万多斤木耳,为巩固脱贫成果、支持乡村振兴再次加力。同时,全行各级分支行机构也在不同时期、关键时点面向贫困区包扶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爱心捐赠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工行陕西省分行共向省内贫困地区贫困村捐款捐物总价值超过1145万元,及时帮助贫困户解决了急难问题,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深入推进。  工行陕西省分行还在每年国家扶贫日以及“金融知识进万家”“让爱不再孤单”等主题活动中,组织员工到扶贫镇村进行定点回访帮扶,宣传金融知识,讲解假币辨认、防范电信诈骗等常识,增强村民金融防范意识,帮助树立良好的财富观和安全的致富观。同时,还联合社会媒体开展了“工诚祈福·红红火火过大年”“走进乡村学校”“耳聪目明计划”等一系列公益活动,在社会上赢得良好反响,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关心关注扶贫工作,为脱贫攻坚营造了良好氛围。
(供稿:工行陕西分行 邵静) 【编审:荆东;编辑:张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