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陕西省银行业协会官网 ! 本网站已支持IPv6
企业邮箱   |   收藏网站   |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协会概况 协会动态 会员动态 地市协会 行业动态 文明服务 自律维权 教育培训 影像展播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会员动态 >> 会员简讯 >> 详细内容
“长安十二时辰”刷屏背后:西安银行数字化转型实践
发表时间:【2022/6/8】    浏览次数:【1297】次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分享到:
       端午小长假期间,“长安十二时辰”再次成为西安本地热点话题,入选陕西端午假期十大热门景区。与五一小长假期间抖音全国热榜第4位、西安景点种草TOP1等数据结合起来看,这一IP已成为西安名副其实的“顶流”。

       作为全国首个沉浸式唐风市井生活体验街区,长安十二时辰将知名影视IP与文化旅游、文化商业进行创新融合。在这里游客可以身着盛装梦回大唐,若要加深沉浸体验,还可以兑换开元通宝在其购物。这一唐风主题街区,它的收付交易体系背后的技术支持,正是来自于数字化转型战略初见成效的西安银行。

       自2017年起,西安银行就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战略方向,以提升数字化运营效能为着力点,以数字化银行和银行数字化为创新发展的主线条和主基调,进行了从架构到业务的多维度调整。经过五年深耕,在数字经济浪潮澎湃而来的当下,西安银行因其“先发优势”已经成为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优等生”。

       数字化银行,融入每一个生活场景

       “未来银行无处不在,就是不在银行网点里”,《银行4.0》的作者做出这一论断时,一定未能预料到“嵌入式商业银行服务”来的如此迅速。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文旅资源丰富。西安银行作为深耕区域的上市银行,在数字化转型之初就抓住城市优势赛道,锚定文化旅游行业。此次西安银行科技金融优势在爆火的长安十二时辰中扮演重要角色,以集中收付确保游客消费体验及资金账户安全,也为景区精细化运营奠定数据基础。

       事实上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文旅行业只是冰山一角,西安银行围绕智慧城市建设,持续在文旅、便民、交通、政务、医疗、社区和教育七大场景拓宽业务布局,将银行账户、产品、服务能力与客户生活和工作场景深度融合。

       如在西安有1000多个网点的“放心早餐”,正是由西安银行聚合支付提供收付款支持。据了解,西安银行还深入政府金融生态,聚焦财政、住建等领域,持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并在西安市300多个社区提供智慧社区服务。

       2021年,第二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公布,西安成为西北地区首座入围城市。这也成为西安银行数字化转型中的“东风”。截至目前,西安银行借助数字人民币先发优势,搭建数字人民币全功能场景,开拓西安首个数字人民币示范步行街区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出租车收款服务等多个本地特色场景。通过“数字+场景”应用模式,让数字人民币“飞入寻常百姓家”,打造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人民币生态闭环,成为陕西省数字人民币“7+1”运营模式的关键环节。

       银行数字化:科技+业务诞生“超级应用”

       数字化之所以成为战略导向,不仅仅在于对业务场景的拓展,更重要的在于对存量业务的重构。在西安银行,数字化正是打破传统业务模式中银行内部、银行与客户之间“信息孤岛”的重要力量。

       在数字化基础设施方面,西安银行深入推进IT架构转型与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各应用系统底层“元数据”标准化管理,为数据资产的共享、分析应用和价值创造提供有效支撑,并构建了智能化业务运营平台、线上贷款风险决策平台、交易反欺诈平台等,推动公司、零售、互联网金融、小企业等各项业务数字化发展。

       在此基础上,西安银行推动全行业务线上化,以“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网上银行+小程序+智能网点”为支撑,全渠道覆盖式服务初具雏形。作为“五位一体”中的拳头产品,西安银行手机银行APP已迭代至7.0版本,其最大优势在于实现了 “ABC(零售客户/公司客户/员工)三端一体”。在零售客户端,西安银行手机银行APP涵盖智能顾问、账户管家、财富伙伴、专属助理、生活帮手等5大服务;在企业客户端,为对公客户提供账户管理、移动授权等多项业务的移动化办理服务;在员工端,聚焦解决高频次、多场景业务办理中的痛点难点,“移动柜台”随身带,突破厅堂限制,构建了便捷的移动化金融服务平台,实现业务办理过程中的前中后台高效实时协作。

       “ABC三端一体”聚焦于以数字化手段解决相关方的“真实问题”,因而成效卓著。据统计,2021年西安银行个人手机银行用户量较年初增幅为29.65%、企业手机银行用户量较年初增幅为61.64%,手机银行C面开立的借记卡占比超65%,个人手机银行已成为零售客户首选交易渠道。

       数字银行赋能“文化+”,打造细分行业标杆

       早在2017年,西安银行就按照“1+4+N”模式,打造了“1个总行级管理部门”+“4家文创金融专营支行”+“全行所有支行均可提供文创金融服务”的体系,围绕文创产业中的影视制作、景区开发等细分行业,开发出更加灵活的影艺贷、文景贷等文化金融类产品。在探索实践中,西安银行通过打造文创专项服务机制、创新专属金融产品、统筹多元融资方式等举措,打造出一个个群众耳熟能详的优秀案例:热播电视剧《逐梦蓝天》、《大秦赋》;省内热门景点大唐不夜城、华山、宝塔山、楼观台、乐华城……“文创金融”俨然已成为西安银行的金字招牌之一。

       从时间线上看,西安银行文创金融发展与数字化战略转型几乎齐头并进,在推动文创金融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众多要素中,数字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数字化转型推动文创金融发展的首个发力点在产品端。疫情反复背景下,西安银行不断打磨线上产品,于2021年上线陕西省内金融法人机构首个线上贴现产品——“西银E贴”。符合条件的客户开通产品后,可通过企业网银或手机银行客户端操作申请票据贴现。企业自助提交,西安银行后台线上审批,审批通过自动放款,实现了业务流程的无感化。在疫情困境中,极大缓解了文创行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在夯实产品的基础上,西安银行文创金融以数字化转型为翼,向外输出了一整套“文化金融综合解决方案”。以陕西省内某国有文旅企业为例,除传统信贷业务外,西安银行以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券等多元化渠道解决客户的实际资金需求;与此同时,西安银行发挥“数字优势”,为该企业提供了线上收付结算系统,以满足该企业收付高频、小额、碎片化的特征,极大拓展了文创金融的服务半径。随着疫情防控精准化,文旅行业逐步复苏,西安银行打造的“文化金融综合解决方案”无疑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今年5月中旬,陕西省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发布,着重提出数字经济发展中的“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助推力,基于目前已形成的一套数字化、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西安银行将再接再励,积极践行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为陕西经济追赶超越贡献金融力量!

       (供稿:西安银行 王梦薇)
【编辑:张波 史雅蕊】
上一条信息:光大银行西安分行:金融引擎赋能 以绿色定义金融本色
下一条信息:农行榆林分行:榆林首家“科技金融专营中心”揭牌成立
协会概况
协会概况
协会章程
会员单位
协会动态
协会要闻
公告栏
会员动态
会员简讯
地市协会
地市协会
行业动态
监管动态
调研与思考
五篇大文章
乡村振兴
中小微企业
清廉金融文化
文明服务
服务工作动态
感动故事
光荣榜
金融文苑
投诉与建议
自律维权
内控合规
消保之窗
行业自律
行业维权
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动态
资格认证考试
党史学习教育
影像展播
影像展播
微信公众号
手机端网站
ipv6 ready
陕西省银行业协会 © 2004-2020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陕ICP备2021008802号-1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解放路159号    电话:029-89627396
协会企业邮箱登陆

电子营业执照
珂玛网 软盟资讯 软盟 imtoken钱包官网下载 虫草强肾王 万企互联 咸阳网站建设 万企微信 IDC主机测评 域名转发系统 IP地址查询 万企工具 超越彼岸BEYOND 六佰号MSDN系统 TOP图标库 六百号技术 众创保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