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陕西省银行业协会官网 ! 本网站已支持IPv6
企业邮箱   |   收藏网站   |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协会概况 协会动态 会员动态 地市协会 行业动态 文明服务 自律维权 教育培训 影像展播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五篇大文章 >> 详细内容
兴业银行西安分行:创新驱动 科技金融为陕西注入转型发展新动能
发表时间:【2025/4/7】    浏览次数:【563】次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分享到:

  导言: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浪潮中,科技金融不仅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命题,更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传统经济模式已无法满足新产业的发展需求,科技金融应运而生,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央以“五篇大文章”擘画金融强国蓝图,科技金融居其首,凸显了金融服务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历史使命。陕西作为西部创新引擎,以“双中心”建设为牵引,肩负着区域科技金融自立自强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双重使命。兴业银行西安分行立足区域禀赋,以党建引领发展、以改革驱动创新,通过“技术流”评价体系重塑金融逻辑,探索出一条“政策引领、市场主导、生态赋能”的科技金融实践路径。

  一、科技金融——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科技金融列为“五篇大文章”之首,明确指出要构建“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这既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也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由之路。作为扎根陕西的金融机构,兴业银行西安分行深刻认识到,科技金融不仅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向,更是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

  (一)科技金融的内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强调通过金融工具创新和服务模式变革,破解科技企业融资难题。这一决策背后,蕴含着对科技创新规律的深刻洞察:技术突破需要长期资本的支持,科技成果转化需要风险分担机制的保障,而科技企业的成长更需要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护航。科技金融的本质,在于通过金融资源的精准配置,将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转化为经济发展的“确定性”。

  科技金融具有三重核心属性,其一,它是资源配置的“新型融资模式”。传统金融依赖抵押物和财务指标的评估逻辑,难以匹配科技企业“轻资产、高成长”的特征,而科技金融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协同机制,推动金融资源向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升级等关键环节倾斜。其二,它是价值发现的“技术资本化过程”。科技金融通过知识产权质押、“技术流”评价等工具,将企业的技术储备、研发能力等“软实力”转化为可量化的信用资产,实现技术价值与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其三,它是经济范式的“升级载体”。当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不仅能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更能通过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协同,重构区域经济增长逻辑。例如,陕西作为“硬科技之都”,拥有航空航天、光子芯片等国家级战略产业集群,科技金融的深度赋能将加速技术突破与产业扩张的“乘数效应”。

  对陕西而言,发展科技金融具有特殊战略意义。作为西北地区科技创新高地,陕西拥有100余所高校、1500余家科研机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但创新链与资金链的错配问题依然突出。破解这一矛盾,需要以科技金融为纽带,实现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2022年西安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标志着陕西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在此背景下,科技金融不仅是服务实体经济的工具,更是激活区域创新潜能、重塑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路径。

  (二)科技金融的陕西需求与兴业担当

  2024年全省科技型企业突破3万家,这些企业普遍具有“两高一轻”特征——技术门槛高、成长潜力高、资产结构轻,传统信贷模式难以满足其融资需求。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在服务科技企业时面临多重挑战:技术价值评估缺乏标准、风险收益匹配机制不完善等。这些矛盾的本质,是金融供给与科技创新规律之间的结构性错配。

  该将科技金融作为服务陕西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作为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他们深刻认识到,科技金融不仅是业务赛道,更是时代使命。近年来,该行围绕“商行+投行”“融资+融智”等业务策略,构建起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针对初创期企业,通过“技术流”评价体系突破抵押依赖;针对成长期企业,提供“投贷联动”支持技术产业化;针对成熟期企业,创新股票回购贷款助力资本市场运作。这些科技金融实践背后,是从“看过去”到“看未来”、从“重资产”到“重技术”、从“单一信贷”到“生态赋能”的金融逻辑的深刻重构。

  他们深知,科技金融的突破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在陕西这片创新热土上,该将持续以“金融工匠”精神,持续深化科技金融改革,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创新沃土。

  二、兴业银行西安分行推进科技金融的创新实践

  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既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商业银行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作为扎根陕西的金融机构,该始终将科技金融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主阵地,以战略升维、模式创新、生态协同为突破口,构建起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兴业特色的科技金融实践之路。

  (一)战略升维:构建科技金融发展新格局

  科技金融的破局,始于顶层设计的系统性重构。近年来,该将科技金融提升至战略高度,全面融入“五篇大文章”布局,成立由分行“一把手”担任组长的科技金融领导小组,制定《科技金融三年发展规划》,明确“专业化、差异化、生态化”的发展路径。这一战略框架的核心理念,是将科技金融从单一的业务板块升级为全行协同的“价值引擎”——对内打破部门壁垒,建立“总行-分行-支行”三级联动机制;对外整合政府、产业、资本等资源,构建开放共享的科技金融生态圈。

  组织架构的重塑是战略落地的关键支撑。该行设立“4+N”科技金融工作专班,由四个常驻部门与相关业务部门协同推进,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网络。为强化专业能力,该行规划系统内5家科技支行,目前已授牌2家科技支行,该行以科技支行为落脚点,同时配备支行科技金融专营团队,打造“专营机构+专业队伍”的服务体系。这种组织变革的意义在于,将传统“以产品为中心”的信贷思维转变为“以企业需求为中心”的服务思维,真正实现科技金融服务的下沉与穿透。

  (二)模式创新:破解融资瓶颈的“技术流”革命

  传统金融评估体系与科技企业发展特点的错配,是制约科技金融发展的核心痛点。兴业银行率先突破“唯财务报表”的评估窠臼,创新推出“技术流”评价体系。该体系以企业知识产权数量、研发投入强度、科研团队实力、技术成果转化率等多项非财务指标为核心,构建起量化评分模型,将技术“软实力”转化为融资“硬通货”。这一创新是金融评价逻辑的范式变革——从关注企业“现在有什么”转向评估“未来能创造什么”,为轻资产科技企业建立融资通道。

  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该行积极打造差异化产品矩阵:针对初创期企业推出“研发贷”,以研发合同金额为授信依据;针对成长期企业设计“投联贷”,联动创投机构提供“股权+债权”组合融资;面向科技金融企业推出“人才贷”,以核心团队价值为信用背书。2024年落地的陕西首单科技企业上市公司股票回购贷款,更是将服务延伸至资本市场运作环节。2024年该通过“技术流”审批规模突破百亿元,产品创新已成为破解科技企业融资瓶颈的核心利器。

  (三)生态协同:打造“政银企投”命运共同体

  科技金融的本质是生态竞争。该打造科技金融“融荟”系列生态圈建设活动,联合政府部门、创投机构、券商律所、科技企业等科技金融生态圈伙伴,构建起“信息共享、资源互补”的协同平台机制。 通过定期举办融资对接会、技术路演、产业沙龙等活动,打通科技企业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同时,该推出金融特派员制度,选拔多名业务骨干组成专业队伍,深入企业担任“金融顾问”,提供从财务管理到资本规划的“一站式”服务。通过与企业建立长期信任关系,精准捕捉技术转化、市场拓展中的金融需求。

  经过多年深耕,该科技金融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分行凭借对区域经济和科技产业的深刻理解,始终将科技金融作为业务发展的重心。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和科技型企业扶持政策的不断加强,科技金融逐渐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该紧跟国家战略发展步伐,深入落实各项科技金融政策,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截至2024年末,该服务科技企业超8000户,科技金融贷款规模超220亿元,全年科技金融贷款投放超百亿。

  三、深化科技金融服务的“兴业路径”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科技企业的需求正从单一融资向全要素赋能跃迁,金融机构的角色也从“资金提供者”转向“价值共创者”。站在新的起点上,该将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深融合谋划科技金融发展新蓝图,通过战略升阶、产融结合、人才筑基三大路径,构建科技金融服务“升级版”,为陕西区域经济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一)战略升阶:从“服务者”到“价值共创者”

  科技金融的深化,本质是金融服务逻辑的迭代。当前,科技企业的需求已超越传统信贷范畴,呈现出“技术攻关需要长期资本支撑、市场拓展需要产业资源协同、价值实现需要资本市场赋能”的复合特征。该将以“价值共创”为核心理念,推动科技金融从“资金对接”向“生态共建”升级。

  评价体系的智能化升级是服务科技企业的重要任务。该行在现有“技术流”模型基础上,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构建动态评估系统。该系统通过实时抓取企业专利动态、研发投入、技术转化率等数据,结合产业链景气度、市场竞争格局等外部变量,实现对技术壁垒、市场潜力的精准画像。这一创新不仅能够提升风险定价能力,更能引导金融资源向具有颠覆性创新的“硬科技”领域倾斜,助力陕西打造国家级战略性新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该行深化“陪伴式服务”理念,建立科技企业成长档案,通过定期诊断、动态跟踪,提供从技术研发到市场拓展的全周期顾问服务。这种服务模式的深层价值在于,通过深度参与企业成长,银行得以更早识别技术突破的“临界点”,更准把握金融金融介入的“时间窗”,真正实现金融与科技的“同频共振”。

  (二)产融结合:锻造陕西“新质生产力”引擎

  陕西的产业优势在于“大而强”——航空航天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光子芯片、新能源等新赛道快速崛起。该将紧扣“强链补链”战略,以“一链一策”模式打造产融结合新范式。在服务策略上,分行聚焦新能源、航空航天、光子芯片等陕西优势产业链,绘制“产业图谱+金融图谱”双视图。通过差异化服务模式将金融资源精准配置到产业链的“堵点”与“断点”,助力科技企业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应用”的创新闭环。

  资本赋能是产融结合的另一个关键维度。西安分行将强化“投贷联动”战略,依托兴业集团旗下兴业资本、理财子公司等牌照资源,加强集团联动,通过“股权+债权”等模式投向早期硬科技项目,破解初创企业“首投难”问题。这种“债权融资保生存、股权融资促发展”的协同机制,既能解决科技企业的资本需求,又能让银行分享技术突破带来的长期价值,实现科技与金融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三)人才筑基:构筑科技金融“人才基地”

  科技金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商业银行普遍面临“懂技术的不懂金融、懂金融的不懂产业”的能力瓶颈。该行将人才建设作为重点工程,通过“外引内培”打造一支“科技嗅觉敏锐、产业理解深刻、金融工具娴熟”的复合型团队。

  机制创新是激发人才活力的关键。西安分行通过单列科技金融考核指标,提高科技企业服务在考核中的权重,并建立“尽职免责”容错机制,解除一线员工的“惧贷”心理。将“敢贷愿贷”的基层动力与“精准滴灌”的战略导向有机结合,形成科技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科技金融作为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为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该勇担使命,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将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与陕西“双中心”建设目标深度融合,紧扣“五篇大文章”的战略部署,推动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该通过深化“商行+投行”“融资+融智”服务模式,构建科技金融生态圈,为陕西省科技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通过创新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不仅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还通过资源整合和政策引导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该行将继续以科技金融为笔,以创新生态为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与金融服务之间的紧密结合,奋力书写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篇章,以更优生态助力创新成果转化,为陕西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陕西篇章贡献兴业力量。

  (供稿:兴业银行西安分行

【编辑:杨雪琳;审核:史雅蕊】      

上一条信息:邮储银行汉中市分行:金融赋能 以“茶”为媒唱好“上春山”
下一条信息:浙商银行西安分行:践行金融使命担当 票据赋能产业发展
协会概况
协会概况
协会章程
会员单位
协会动态
协会要闻
公告栏
会员动态
会员简讯
地市协会
地市协会
行业动态
监管动态
调研与思考
五篇大文章
乡村振兴
中小微企业
清廉金融文化
文明服务
服务工作动态
感动故事
光荣榜
金融文苑
投诉与建议
自律维权
内控合规
消保之窗
行业自律
行业维权
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动态
资格认证考试
党史学习教育
影像展播
影像展播
微信公众号
手机端网站
ipv6 ready
陕西省银行业协会 © 2004-2020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陕ICP备2021008802号-1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解放路159号    电话:029-89627396
协会企业邮箱登陆

电子营业执照
珂玛网 软盟资讯 软盟 imtoken钱包官网下载 万企互联 咸阳网站建设 万企微信 IDC主机测评 域名转发系统 IP地址查询 万企工具 超越彼岸BEYOND 六佰号MSDN系统 TOP图标库 六百号技术 众创保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