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农发行陕西省分行营业部锚定服务“三农”使命,紧扣省市“三个年”活动部署,将做好“五篇大文章”与服务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城乡融合、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深度融合,以强劲信贷投放为陕西高质量发展注入政策性金融动能。1-6月累计投放各类贷款258.22亿元,早在4月末该行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已突破千亿元大关,至6月末达1147.97亿元,在守护“关中粮仓”、助推城乡发展、激活产业活力中书写了履职新答卷。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仓廪实,天下安”。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该行始终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立行之本,牢牢守住粮食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1-6月投放粮油贷款7.31亿元,支持收购小麦3.28亿斤、玉米0.43亿斤,让颗粒归仓的喜悦遍布关中平原。近年来,通过持续深耕粮食市场,其在西安粮食收购市场的份额已提升至78%,目前粮油贷款余额达46.92亿元。
图为该行贷款支持的陕西西瑞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粮仓
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地中,该行不断加码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至6月末,农田基本建设贷款余额8.46亿元,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土地改良和地力提升。从良种培育到仓储物流,从田间地头到加工车间,一条贯穿粮食全产业链的金融服务链已然成型,为三秦大地筑牢了“米袋子”安全防线。
激活产业振兴“新动能”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引擎”。该行既聚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又紧盯现代农业升级,打出金融服务“组合拳”。在蓝田县,普化镇、玉山镇安置区(一期)建设项目的工地上机器轰鸣,1-6月该行向这两个安置区项目投放6461.98万元农民居住条件改善贷款,为灾后重建注入动力。目前,这两个安置区项目累计获得贷款7.49亿元,让受灾群众逐步搬入设施完善的新家。
图为陕西粮农新丝路食品保税加工中心生产线
围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该行精准滴灌特色产业。在陕西粮农新丝路食品保税加工中心项目现场,生产线正加紧调试。年初以来,该行已向此项目投放2515.66万元,累放达1.1亿元,助力打造集加工、保税、物流于一体的食品产业高地。同时,该行持续深耕苹果、猕猴桃等特色产业链,推动鲜果种植向精深加工、电商销售延伸,带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至6月末,产业贷款余额达47.44亿元,成为激活乡村经济的“源头活水”。
绘就城乡融合“新图景”
“以前村里路难走、环境差,现在住上电梯房,周边学校、医院啥都有!”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细柳街道办石匣口村村民看着眼前的沣华居小区,难掩喜悦。这一城中村改造项目正是该行支持城乡融合发展的缩影。1-6月,该行投放基础设施贷款242.23亿元,其中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达228.71亿元,支持65个改造项目建成安置房11.06万套,惠及3.62万户村民。
图为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细柳街道办石匣口村城中村改造一期(沣华居)项目
在重大工程建设现场,政策性金融力量同样亮眼。该行年初以来向引汉济渭二期工程再投1146.72万元水资源优化配置贷款,为这一跨流域调水工程提供持续资金保障;西安市临潼区“四好农村路”改造项目今年再获贷3300万元,一条条硬化路连村通户,打通了城乡物资流通的“毛细血管”。至6月末,该行基础设施贷款余额达971.07亿元,从水利枢纽到路网建设,从产业园区到安居工程,全方位助力西安“双中心”城市建设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
擦亮生态保护“底色”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该行将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同部署、共推进。1-6月持续加大绿色信贷投放,至6月末绿色贷款余额达306.41亿元,较年初净增37.62亿元,为秦岭北麓、渭河流域绘就了“绿水青山”新画卷。
图为西安市高陵区农村黑臭水体整治项目之一的耿镇街道办虎家村九组整治前后情况对比
今年以来,西安市鄠邑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获贷6700万元,昔日的“脏乱差”变身“整洁美”;西安市高陵区农村黑臭水体整治项目注入1013.34万元,耿镇街道办虎家村等区域的污水横流问题得到根治,清水绿岸重回村民生活。同时,该行积极支持秦岭生态保护、渭河南岸绿化等项目,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康养产业等发展优势,让“生态美”与“百姓富”实现良性循环。
据该行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继续秉持“支农为国、立行为民”初心,聚焦粮食安全、产业升级、城乡融合、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以更精准的信贷投放、更优质的金融服务,让政策性金融活水持续滋养三秦大地,为谱写西安地区乡村振兴新篇章贡献更大力量。
(供稿:农发行陕西省分行营业部)
【编辑:高春茹;审核:史雅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