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中,精准识别风险、及时拦截诈骗是守护群众“钱袋子”的关键。建行陕西自贸试验区支行近期成功拦截一起以“彩礼”为名的涉诈资金支取,生动诠释了银行消保机制与警银协作的效能。
一名年轻客户来到网点,要求支取未到期定期存款及网贷资金共4万余元。柜员在按规核实业务时,敏锐发现多重异常信号:客户职业为学生,从客户年龄以及身份看,学生群体经济活动通常以基本生活、学费、资料费支出为主,大额取现需求与日常消费习惯明显不符,从资金状态看,网贷资金到账后,银行卡已被银行风控系统基于异常交易模型自动管控,从需求合理性看,面对柜员与现场管理人员的双人核实,客户仅模糊声称资金“用于彩礼”,却无法提供婚约证明等任何辅助材料。结合近期高发的针对年轻群体的诈骗案例,网点初步判断该客户极可能遭遇“彩礼诈骗”,当即暂停业务办理,启动风险预警应对流程。
然而,面对网点的风险提示,客户情绪骤然激动,认为银行“故意刁难”,当场拨打投诉电话,以投诉为由倒逼网点立即为其办理取现业务。即便如此,网点工作人员始终秉持“客户利益至上”原则,全程保持耐心与同理心,既未因客户投诉而放松风险警惕,也未因客户情绪失控而简化服务流程。
工作人员一方面以通俗语言拆解常见“彩礼诈骗”手段,重点揭露诈骗分子的典型套路,结合发生的真实案例让客户直观感知风险,另一方面从客户实际利益出发,详细测算提前支取定期存款产生的利息损失,逐条解析网贷资金逾期可能对个人征信造成的长远影响,帮助客户清晰认知资金支取后的双重后果。
经过网点团队多轮重复、细致的政策解读与风险分析,客户逐渐冷静下来,回忆起与对方交往中的诸多疑点——对方始终回避视频通话、频繁催促交付彩礼。至此,客户终于意识到自己可能陷入诈骗陷阱,主动撤回投诉,并向网点工作人员连连表示感谢。网点随即协助客户联系公安机关备案,同步冻结相关账户,成功为客户守住了4万余元资金安全,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金融服务初心。
本次拦截已经不是网点首次遇见,做为新型犯罪手段,银行始终将“风控+教育”一体化实践。通过系统实时监测和人工双重核实,精准捕捉异常交易,以“风险提示”加“案例拆解”提升消费者反诈意识,将“被动拦截”转化为“主动防诈骗”。
对老年、学生、特殊人群等金融知识薄弱群体,强化场景化宣传,通过线上+线下模式,从源头减少诈骗侵害。该行将持续深化消保工作,让“风险拦截”与“权益守护”成为金融服务的标配。
(供稿:建行陕西省分行)
【编辑:高春茹;审核:史雅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