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陕西省聚焦打好外贸拓展硬仗,以“政银企”三方协作机制为核心抓手,通过构建中小外贸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优化金融服务流程等举措,为外贸总量、主体“双倍增”计划夯实根基。截至目前,中行陕西省分行已在政银企联动中,为超400家中小外贸企业发放优惠贷款,有效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风险补偿机制 为企业送来“及时雨”
在陕南秦巴山区,陕西镇坪鑫大地建材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块块天然板岩正经过精细加工,即将发往欧美市场。这家以板岩开采、加工及进出口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年出口额达9000万元,在英国建有“安康壹号”海外仓,但原材料采购、技术研发和出国参展的资金需求,曾让该企业负责人张轩屡屡犯难。
“从提交资料到拿到1000万元贷款,只用了短短几天,中国银行的支持真是‘及时雨’!”张轩的感慨,源于陕西省今年推出的中小外贸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该机制由省商务厅、财政厅联合建立,中行陕西省分行作为合作银行参与该项目的实施。本次风险补偿金受惠企业在安康的落地,区别以往金融产品,通过为银行授信增加风险缓释措施,大幅提振了银行放贷信心。
统计数据显示,自风险补偿机制落地以来,中行陕西省分行已累计撬动超13亿元优惠贷款,流向中小外贸企业,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信心释放效应和受益放大效应充分显现,让企业轻装上阵开拓国际市场。
机制闭环管理 筑牢金融服务“安全网”
为确保政策精准落地,陕西省形成了一套“资金有保障、流程有规范、服务有靶向”的闭环管理体系。每年从中央财政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1000万元,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池,专门用于补偿中行陕西省分行为中小外贸企业发放贷款形成的不良本金。
“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循环运作’模式,存放于第三方托管企业专户,在保障安全和流动性的同时,实现保值增值与风险补偿双重目标。”陕西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陕西省中小外贸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更从制度层面明确了资金管理、补偿标准和操作流程。
此外,陕西还建立中小外贸企业名单推送机制:省商务厅汇总审核各市(区)符合条件的企业名单,书面推送至中国银行;银行则每月10日将主动对接的达标企业集中报备商务厅审核备案。“上年度出口额3000万美元以下、总营业额3亿元人民币以下的小微企业,均可纳入支持范围。”中行陕西省分行交易银行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银行针对名单内企业开通绿色审批通道,实现高效放款。
政银企协同发力 激活外贸发展“新动能”
如今,在政银企三方合力下,陕西中小外贸企业的融资环境持续优化。从政策设计到资金落地,从名单筛选到贷款发放,各环节紧密衔接,既解决了企业“融资慢、融资难”的痛点,也打消了银行“不敢贷、不愿贷”的顾虑。
此外,2025年初,中行陕西省分行联合陕西省商务厅共同推出《加强金融支持推动外贸促稳提质的若干措施》,从扩大进出口规模、提升进出口质量、助力提升开放平台能级、构筑高效开放通道,拓展“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创新金融服务、优化服务保障等多个方面着手,进一步帮助广大企业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拓展国内、国际市场,共同为我省商贸企业做好服务。
下一步,该行将继续深化“政银企”协作,进一步扩大风险补偿机制覆盖面,优化金融服务细节,推动更多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中小外贸企业,为全省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供稿:中行陕西省分行)
【编辑:高春茹;审核:史雅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