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积极响应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号召,长安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依据相关文件精神与要求,紧密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了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专项活动。现将活动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党建引领,扎实推进安排部署
该公司对此次宣传教育活动高度重视,公司党委充分发挥领学促学作用,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并延伸至各支部“三会一课”的学习体系之中,引导公司党员干部学习领会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核心要义,将其融入日常工作实践,在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等重点任务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
二、创新宣传,突显成效塑形象
(一)精心筹备素材,紧扣活动主题
本次专项宣传活动以“厚植行业诚信文化”为主题,以“信立三秦地 诚筑金融基”为宣传口号,精心设计制作了丰富多样的宣传资料,确保活动主题突出、宣传内容丰富且具有视觉冲击力,吸引公众关注。
(二)线上线下联动,拓宽宣传渠道
线上宣传,为切实提升线上平台宣传成效,公司在官网首页、OA系统、APP首页突出位置添加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知识科普图片,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化公司全员和民众对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认知。同时,在公司内网、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文章,供客户与员工学习,扩大宣传覆盖面。此外,还利用短视频平台发布金融文化科普短视频,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传播金融知识。
线下宣传,通过设置海报机、宣传展板、发放资料等形式,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促使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深入人心。
公司线上、线下宣传展示
(三)借助新媒体平台,增强宣传效果
公司在长安信托微信公众号、长安信托财富观点公众号发布《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践行“五要五不”原则》文章,借助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拓展受众群体规模,进一步增强宣传效果。
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科普文章图
三、开展培训,强化员工意识
公司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知识融入声誉风险管理能力提升培训中,构建全员覆盖、形式多元、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格局,增强员工的“五要无不”意识,促使员工更为深刻地理解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基本内涵、重大意义,培育共同构筑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浓厚氛围。
四、践行金融为民宗旨,厚植诚信文化理念
(一)普及金融知识,提升风险防范意识
公司积极践行金融为民宗旨,主动适应宣传新形势、新要求、新人群,综合运用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网格,开展金融文化知识普及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系列活动。通过重点融入“金融消费者八项基本权利”及“适当性原则”等关键内容,普及金融政策、提示金融风险、树立行业形象,营造“学金融、懂金融、信金融、用金融”的良好氛围。
活动期间,充分运用宣传手册、警示案例讲解等多样化方式,聚焦“一老一少”等金融知识、风险防范能力相对薄弱的重点人群。同时,注重发挥辐射带动效应,实现对各年龄段人群的广泛覆盖,引导广大消费者有效维护自身金融安全,建立正确的金融文化理念,增强消费者对行业的认同感和信任感,建立公众信任和业务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聚焦重点话题,创新宣传形式
针对突出问题宣教:活动期间,公司聚焦“网络贷款”“恶意逃废债”“非法中介”等当前严重扰乱金融秩序与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通过宣教长图的形式,揭示各类金融骗局的运作特征、现实危害及法律后果。并积极引导消费者严格遵守“三适当原则”,进行理性金融消费,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诉求,以合规方式解决纠纷,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共同营造安全、稳定、诚信的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消保特色宣教长图
发挥地域文化特色:充分发挥陕西地域文化特色,创新推出“长安养老防诈”系列动画,以古长安为故事背景解析“以房养老”“养老投资”“代办保险”等诈骗套路,提示老年人注意个人信息安全,实现文化传播与金融知识普及的双重效果,受到广泛好评。
联合曲艺创新宣传:创新联合本地知名相声社团,共同打造以“金融风险防范”为主题的相声作品。借助中老年群体熟悉和喜爱的曲艺形式,将专业的金融反诈知识融入轻松幽默的日常故事中,以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广大消费者传递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重要理念,提升公众尤其是中老年人群的金融安全意识,助力营造清朗稳定的金融环境,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长安信托将在本次集中宣传活动结束后,持续推进并深化相关工作,将其融入金融服务全过程,提升金融干部员工、社会民众对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认同感,共同营造和谐健康的金融环境
(供稿:长安信托)
【编辑:高春茹;审核:史雅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