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能源资源富集,煤炭产量全国第三,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99%以上,现代煤化工产业规模、技术居全国前列。在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和“双碳”目标的双重指引下,国开行陕西省分行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十四五”期间向陕西煤炭产业链发放贷款超880亿元,今年以来向煤矿、煤电、煤化工等重点领域发放贷款91亿元,积极服务陕西煤炭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
服务智能绿色矿山建设 筑牢产业链供给根基
煤炭作为基础能源和工业原料,其安全、高效、绿色开采是整个产业链的起点和基石。陕西榆横矿区北区可可盖煤矿项目是保障区域能源供应的重要接续基地,也是践行绿色开采理念的现代化标杆矿井。该矿井设计产能1000万吨/年,采用先进的“立井+斜井”综合开拓方式,广泛应用智能化采掘、无人机巡检、物联网管理等尖端技术,致力于打造安全、高效、智能、环保的国家级新型现代化矿井。国开行陕西省分行针对煤矿建设周期长、资本投入密集等特点,主动靠前服务,全面评估项目建设资金需求,牵头组建86亿元银团,今年以来发放贷款2亿元,累计发放贷款15亿元,有力保障了主副井筒施工、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建设、洗选厂及配套设施的快速推进,为可可盖煤矿早日建成投产、提升区域煤炭稳定供应能力提供了有力资金支持。
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强化产业链能源枢纽
煤电是煤炭消费的主要领域。推动煤电向清洁、高效、灵活调节转型,是连接煤炭生产与能源消费、实现煤炭资源价值最大化的关键环节。榆能横山煤电一体化发电工程二期项目(2×1000MW)采用当前世界最先进的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不仅承担着重要的电力保供任务,其强大的调峰能力更是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消纳、优化区域能源结构的重要保障。国开行陕西省分行深入了解该项目的技术优势、能耗水平和市场前景,通过“前期贷款+中长期贷款”的方式提供了大额、稳定的资金支持,累计发放贷款10亿元,精准用于购置高效锅炉、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超低排放环保装置等核心设备,确保了这一现代化绿色煤电项目的顺利建设,助力“陕电外送”工程再添新的强劲动能。
助推煤炭精深加工突破 锻造产业链价值高地
提升产品附加值是煤炭产业应对市场波动的重要途径。陕煤集团榆林化学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烯烃、芳烃及深加工工程项目是全球在建最大的煤化工项目,也是国家能源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和陕西省四个千亿级能源化工项目中率先核准开工的项目,主要以煤炭分质利用为核心,采用多重先进技术,生产聚烯烃、聚酯等多种高端化工产品,广泛应用工业制品、农膜、汽车零配件、注塑日用品等领域。国开行陕西省分行发挥中长期投融资主力银行作用,搭建了总分行联动的专项服务机制,实现该项目120亿元授信快速落地,成为11家金融机构中批复额度最大的银行,助力煤化工产业培育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在初步了解项目融资需求后,我行聚焦该项目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前景,与客户开展多轮深度研讨,高效破解融资瓶颈,目前已发放贷款1.2亿元,后续将为项目在特种聚合物、高性能纤维等尖端化工新材料领域的研发投入与产业化提供资金保障,积极助力陕西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国开行陕西省分行客户经理韩云溪说道。
下一步,国开行陕西省分行将继续秉持服务实体经济之本源,发挥融智融资优势,聚焦煤炭产业链发展的不同环节和核心需求持续优化金融供给,为陕西打造现代能源万亿级产业集群贡献更强劲、更可持续的金融力量。
(供稿:国开行陕西省分行)
【编辑:高春茹;审核:史雅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