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文以中国工商银行商洛分行发挥区域经济特色、探索普惠金融差异化服务路径为切入点,深刻阐述了如何将党建引领转化为普惠金融发展动能的具体实践。文章聚焦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核心要义,提出并论证“根魂工程”理念:通过筑牢思想根脉、强健组织枝干、厚植作风土壤三大路径,将党的独特优势系统性、创造性转化为普惠金融发展的动能。针对当前普惠服务中存在的困难,深入剖析根源,积极探索优化地方营商环境、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可行之策。
正文:当2025年前三季度的数据跃然眼前——普惠贷款累计投放7.47亿元,创历史新高;普惠贷款余额较年初净增3.08亿元,增幅高达72.81%,提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的154%;小微企业法人贷款户数与金额分别较年初增长122户、2.51亿元——这些滚烫数字并非单纯业务指标的胜利。它们是一面面无声旗帜,昭示着商洛工行人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思想优势深植金融血脉、转化为磅礴发展动能的生动实践。其深层密码,正是以党建为根魂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在商山洛水间焕发的蓬勃生机。
铸牢根脉之基 以思想伟力引航服务初心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首要特质就在于其鲜明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工行商洛分行始终将思想建设作为党建的核心工程,通过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特别是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引导广大员工深刻领悟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将“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全行始终坚持思想领航,淬炼精神内核,直接驱动了服务重心的根本转变。
作为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陕西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特别是在商洛地区,生态产业、农产品加工、文旅康养等特色行业快速成长,中小微企业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近年来,工行商洛分行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普惠金融战略,立足商洛当地经济实际,不断探索创新模式,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充分运用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有利时机,准确把握“金果药石”的区域经济特点,分类实施,重点突破,积极寻求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和实现自我发展的平衡点,现已形成产业分布均匀、重点突出的普惠信贷格局,小企业占比不断增加,贷款利率逐年下降,务实解决了辖内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但在普惠金融快速发展同时,也暴露出区域发展不均衡、资产质量承压等隐患。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工行商洛分行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将普惠金融发展列为党委班子查摆问题,以及中央巡视整改对照自查问题。党委书记主持召开专题党委会,研究确定六项整改措施,按周推进整改工作,严把问题销号,坚持将群众可感可及作为整改销号的第一标准。该行普惠金融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亮眼成绩,正是思想“根脉”深植沃土的必然收获。它体现为服务对象的精准下沉——资源前所未有地向小微企业、“三农”等薄弱领域倾斜;体现为服务效率的显著跃升——“增量、拓户双双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增速同业双第一”的佳绩背后,是主动破除壁垒、优化流程的担当;更体现为服务温度的切实提升——以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为己任,让普惠金融的阳光普照商洛。
当“为生民立命”的古训与现代金融使命交融,一幅以初心滋养使命、以使命践行初心的金融画卷在陕西大地徐徐展开。
锻造组织之干 以堡垒战力驱动攻坚突破
强大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更是将宏伟蓝图转化为生动现实的坚实保障。工行商洛分行着力将组织建设作为党建的筋骨工程,锻造能打硬仗的坚强堡垒。通过优化党支部设置,特别是向业务一线、普惠前沿阵地延伸覆盖,确保党的组织和工作“无死角”;选优配强支部书记和委员,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尖兵,实现“党建红”与“业务专”的深度融合;推行党员责任区、先锋岗,在普惠贷款拓展、风险防控等重点难点任务中组建党员突击队,让党旗始终在业务攻坚最前沿高高飘扬。
为进一步驱动“红色引擎”,商洛分行创建“传承红军精神 助力老区发展”名片,积极打造党建特色名片示范点,挂牌5家“兴农通”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支撑起普惠金融事业的参天华盖。今年以来,该行下沉指导、协助支行深入乡镇,走进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申贷、调查准入、办卡、开立手机银行、提款”一站式上门服务,做到延伸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普惠拓户迅速上量,单季度拓户新增369户。探索推动整村授信,现已完成辖内15个行政村的整村授信的准入工作,首笔农户e贷已落地,推动普惠信贷产品惠及更多农户,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
组织之干挺拔如秦岭。“全行普惠贷款余额增幅72.81%,高于上年同期16.14个百分点”、“增量同业排名第二、任务完成率全省列第二”的优异成绩单,正是组织“枝干”强劲支撑的有力印证。它源自于组织体系高效运转释放的强大执行力,将上级行部署精准传导至最末梢;源自于党员骨干在拓户增贷中的先锋表率,成为攻克“首贷难”、破除“畏贷惜贷”的尖刀力量;更源自于组织严密带来的强大协同力,打通部门壁垒,实现前中后台高效联动,为普惠金融的“加速跑”注入澎湃动能。
厚植作风之壤 以清风正气守护发展命脉
优良的作风是党的生命线,更是金融事业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工行商洛分行深知,普惠金融的沃土需要廉洁清风的涵养。因此,全行始终将作风建设作为党建的固本工程,持之以恒正风肃纪。通过深入开展警示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紧盯信贷审批、不良处置、采购招投标等关键环节,织密制度笼子;大力弘扬“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引导员工以专业、严谨、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笔贷款、服务好每一位客户,将合规文化和清廉金融文化深植于日常。
近年来,工行商洛分行配备支行专职信贷人员,并修订完善考核办法,从产品计价、绩效考核、资源配置等方面提高小企业业务的权重,激发信贷人员工作积极性。通过业务培训,提升专业素养,明晰管户责任,现已形成了覆盖六县一区的管户格局,从机制上杜绝“重贷轻管”的隐患,从源头上治理“裸贷”现象。同时,全行聚焦商洛区域特色产业,不断优化创新特色产品。创新洛南核桃、豆制品和丹凤核桃加工贷等融资方案,新增贷款6621万元;结合商洛区域农副产品贸易特点,扎实推动“陕西兴农贷”三大产品的营销落地,“农贸贷”“农资贷”“粮食收购贷”新增贷款合计9984万元;持续优化商洛烟草、茶叶、淡水鱼等种植、养殖场景,做好种植e贷、养殖e贷营销落地,种、养殖贷款余额合计9072万元,较年初新增3972万元,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这份对作风“土壤”的精心培育,为普惠金融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屏障。它体现在风险防控能力的持续增强——在贷款规模高速增长的同时,守住了资产质量的底线;体现在金融服务品牌的日益擦亮——以专业、高效、廉洁的服务赢得小微企业和农户的信赖,形成了良好口碑和可持续的业务生态;更体现在金融生态的不断优化——为商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营造了风清气正、互利共赢的区域金融环境。作风建设如春风化雨,让普惠金融的参天巨树深深扎根于三秦沃土。
根魂永固 谱写新时代三秦金融华章
回望征途,工行商洛分行普惠贷款创纪录的投放、小微企业户数的显著跃升、各项指标的超额完成,这些沉甸甸的数字绝非偶然。它们是该行以党建为引领,深植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沃土,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作风优势系统性地、创造性地转化为普惠金融发展新动能所收获的实践硕果。这一转化过程,生动诠释了“根深则叶茂,魂铸则业兴”的深刻哲理。
展望未来,“谱写陕西金融新时代篇章”的号角已然吹响。工行商洛分行将继续高举党建引领的旗帜,持续深耕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持续深培思想根脉,筑牢服务实体、造福人民的初心使命,确保金融航向永不偏离;持续强健组织枝干,提升攻坚克难、创新服务的硬核实力,激发普惠金融的新活力;持续净化作风土壤,营造风清气正、稳健合规的发展生态,守护金融事业的健康肌体。
唯有如此,方能在服务陕西“追赶超越”、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伟大征程中,不断汇聚澎湃的金融力量,让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之树在三秦大地根深叶茂、硕果盈枝,最终谱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壮丽金融新篇章!当党建之根愈加深厚,金融之树必将参天而立,以其繁茂枝叶为三秦大地撑开一片高质量发展的广阔晴空。
(供稿:商洛市银行业协会;撰稿:工行商洛分行 周文晰)
【编辑:高春茹;审核:史雅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