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重阳佳节暨全国第十六个"敬老月"期间,商洛市银行业协会积极发挥行业引导作用,组织全市银行业机构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敬老爱老活动,将金融服务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
周密部署,行业联动构建敬老服务体系
商洛市银行业协会高度重视本次"敬老月"活动,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制定详细活动方案。专职副会长孙浩鸿带队深入商州区腰市镇杜村利康养老院进行前期调研,全面了解老年群体的金融服务需求和急难愁盼问题。并向19家会员单位发出活动倡议,明确以"弘扬孝亲敬老美德,共建老年友好社会"为主题,推动形成全行业共同参与的敬老服务氛围。
各会员单位积极响应,结合自身特色创新活动形式。山阳农商银行组织16支"红马甲服务队"开展"五进入"敬老活动;西安银行商洛分行将文化创意与金融服务相结合,举办"拾秋·墨韵"落叶书签手作活动;农行商洛分行联合市老年大学开展集金融知识、健康养生、文艺展演于一体的综合活动,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敬老服务网络。
金融护航,筑牢老年群体安全防线
针对老年群体金融知识相对薄弱、易受诈骗侵害的特点,各银行业机构将金融知识普及作为活动重点。商洛市银行业协会专门印制"爱老适老·银色消保"老年人金融权益保护手册,组织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方言俚语,结合真实案例向老年人讲解防范电信诈骗、识别非法集资等实用知识。
洛南县信用联社在保安镇集市设立"金融知识讲堂",针对老年群体关心的防诈骗、识假币、社保资金查询等问题展开细致讲解。工作人员创新采用"方言土语+真实案例"的方式,生动揭露"保健品骗局""虚假投资"等常见诈骗套路,手把手教导老人们识别假币的"一看二摸三听四测"技巧,现场互动气氛热烈。
丹凤农商银行在金山康养城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志愿者们一边帮助老人泡脚驱寒,一边耐心讲解人民币使用和假币鉴别知识。87岁的退休教师龚奶奶在活动后感慨道:"这样的活动既暖心又实用,让我们这些老人家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也学到了保护自己的知识。
暖心服务,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各银行业机构在活动中注重提供贴心实用的适老服务,切实解决老年人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洛南县信用联社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一对一"上门服务预约登记,今年已累计提供上门服务200余次,涵盖社保卡激活、密码重置等业务。柞水聚利村镇银行在营业网点打造功能齐全的"爱心服务站",配备老花镜、放大镜等助视设备和应急药品、拐杖等便民设施。
商南聚利村镇银行创新设立"健康守护""金融护航""实事暖心"三个服务小组,联合清油河镇卫生院为敬老院老人提供健康检查服务,同时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和日常生活帮扶。这种"党建+志愿服务"的模式,既解决了老人的实际需求,又传递了金融温度。
丹凤农商银行结合近期阴雨连绵、天气转凉的情况,特意为金山康养城的老人送去泡脚包,志愿者们亲手帮助老人泡脚按摩。92岁高龄的陈奶奶在志愿者帮助下通过移动背夹激活了社保卡,激动地连连道谢。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让老人们深切感受到了银行业服务的温度。
文化浸润,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各银行业机构在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更加注重满足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西安银行商洛分行举办的"拾秋·墨韵"落叶书签手作活动,让老年客户在轻柔的古乐声中,将落叶、干花精心制作成书签,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参与活动的王阿姨动情地说:"银行想得真周到,让我们这些老人家也能'文艺'一把,把秋天带回家,心里觉得特别温暖和充实。"
农行商洛分行联合市老年大学开展的文艺展演活动,老年客户自编自演的快速舞、花鼓戏、合唱等节目精彩纷呈,展现了老年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活动现场还邀请中医药专家开展健康讲座和针灸体验,将金融知识与健康服务完美结合。
成效显著,建立敬老服务长效机制
本次"敬老月"活动期间,全市银行业机构共开展各类敬老活动十余场,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直接对接群众超过3000人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通过“敬老月”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提升了老年群体的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更传递了银行业对老年人的尊重与关怀,展现了商洛银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和责任担当。商洛市银行业协会将以此次"敬老月"活动为契机,建立敬老服务长效机制。一方面推动各会员单位将金融知识普及和关爱老年人活动常态化、深入化;另一方面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健康产业、养老产业、银发经济的金融支持,持续优化适老服务流程,深化养老金融产品创新,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贡献金融力量。
(供稿:商洛市银行业协会 晏玉利 张静)
【编辑:高春茹;审核:史雅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