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交通银行陕西分行深耕普惠业务,严格落实宏观政策、完善内部考核机制、加大内部资金定价倾斜、加强供应链建设、提高风险管控能力,持续对小微企业注入金融活水。
落实宏观政策支持普惠小微
该行积极贯彻落实信贷结构性指标监管要求,结合总行下发的《交通银行2021年授信与风险政策纲要》(交银发〔2021〕07号文)及《交通银行2021年资产负债配置实施方案》(交银办发〔2021〕1号)的文件,积极支持普惠、制造业、民营、乡村振兴、绿色金融等贷款发展,按照普惠金融的经营管理规律探索开展差异化的信贷管理。
一是紧紧围绕助力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实施,积极响应银保监会、工信部关于支持科技金融、“专精特新”发展等政策要求,深入落实国家服务创业、创新型小微企业的方针政策,通过汇集各方资源服务科技型企业,大力支持科技创新。二是加强对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类领域的投入,主要包括文化旅游、信息消费、现代物流、节能环保等领域,针对成长型民生消费行业加大支持力度。三是加强对制造业支持力度,跟进总行《关于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意见》中重点支持的行业,围绕相关领域优质大中型企业上下游拓展小微企业客户。四是加大对普惠涉农领域支持力度。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紧密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拓展幼稚的农民合作社、农户、贫困人员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普惠涉农客群纳入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依托核心企业提高融资可得性。
完善机构内部考核机制
为落实国务院、监管机构要求,2021年交通银行对省直分行普惠金融考核占比由去年的11%提高至12%,进一步促进普惠金融发展。陕西省分行积极完善落实绩效考核方案,将普惠“两增”贷款、客户数、小微首贷户、小微信用、制造业贷款等纳入对经营单位的考核。 一是将“小微企业首贷户”纳入经营单位综合考核机制中,引导经营单位努力扩大信贷投放覆盖面,通过线上线下各类融资产品,提升首贷占比。二是加快推广“银税互动”系列产品,积极推动产业链快捷类产品、集团小微成员一体化授信,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政府采购贷等信用贷款产品,进一步丰富信用贷款产品体系。三是积极运用续贷模式,增强小微授信的稳定性,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加大内部资金定价倾斜
为落实监管要求、支持普惠贷款发展,2021年交通银行继续对普惠贷款给予FTP奖励。
一是主体奖励,对新发生的普惠贷款给予50 个基点的奖励。在将定向降准等外部政策优惠全部奖励给经营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二是补充奖励,对于向新客户发放普惠贷款额外给予不超过55个基点的奖励,进一步促进普惠业务发展。对于2020 年发生的未到期的业务,延续原奖励方案,体现激励政策的延续性和针对性。陕西省分行对总行FTP补贴相关奖励方案组织宣讲和传达,将总行核算的普惠贷款享受的监管政策优惠收益,按季全部逐笔还原至经营单位,最大限度的发挥配置资源的激励作用。
供应链支持小微企业融资
一是聚焦重点行业,充分运用快易贴、快易付、委托回款、智慧汽车、经销商快贷等产业链融资产品,满足核心企业及上下游链属企业融资需求,将信贷资金精准滴灌到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中。二是加强创新产品落地和应用,积极探索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加强人行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合作,有效推进政采贷线上融资业务,加强与中企云链、航信等的合作,借助平台客户资源及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数据,实现业务快速办理和风险可控。三是优化流程设计,提升供应链融资结算线上化和数字化水平,简化贸易融资发票查验方式,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和用户体验。
充分利用大数据识别化解风险
该行充分整合利用行内外数据资源搭建大数据体系,打造数据化风控的基础设施,进而形成针对小微业务的一整套风险管理体系,涵盖客户准入、额度审批、贷中管控、资产保全等方面。在贷前客户准入、贷款审批等环节敏捷迭代、优化风控策略,持续优化各类准入规则、审批流程、额度策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形势与不同的申请客户,同时,优化贷后监控规则,加强监测预警信号核验,充分利用企业征信、企查查、红盾、天眼查以及该行系统一页纸风险视图等工具交叉核实风险信号。 (供稿:交行陕西分行 藏晓雯) 【编审:荆东;编辑:张波 史雅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