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金融领域向科技化、智能化的推进,传统柜台逐步被智能设备替代,数字化、线上化的科技金融得到广泛应用,在给人们带来便捷服务的同时,也让一些老年人犯了难。
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情。作为本土金融先锋的长安银行,十二年来躬身深耕,一直致力于为全省人民提供有温度的金融服务。为切实解决省内老年人在银行服务领域运用智能技术遇到的突出困难,让老年人更好地共享金融业信息化发展成果,该行积极落实国务院、监管机构关于适老化服务政策和制度,围绕老年客户金融服务需求,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服务老年客户能力,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人工和智能融合化,用心做好城乡老年金融服务,努力为银发族在金融服务领域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
“ 以有温度的金融服务呵护老年人的幸福,为银发生活增加更多现代化的色彩,让老年客户在信息化生活中得到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我们的使命担当。”长安银行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本固枝荣,方能根深叶茂。切实解决适老化问题涉及到千家万户、涉及到全社会的方方面面。如何做好金融服务“适老化”这一考题,长安银行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向社会提交答卷。
精耕线下 做“加法”
长安银行一直以来秉承着“多看、多想、多做”的服务原则,问需于“老”、问计于“老”、问效于“老”,一手牵住智能“牛鼻子”,一手守住老人“钱袋子”,将贴心服务落到实处。
长安银行全行上下协调一起,积极创新改进网点服务措施,切实关爱、便利老年客户。
在尊重老年人习惯,保留纸质存折、柜面办理业务等传统服务的基础上,增加了银行卡对账簿,老年客户可以清晰看到账户的存款金额及交易明细。为把“智慧助老”做到实处,长安银行网点员工一对一向老人通过现场演示、业务操作指导、支付情景模拟等方式,指导老年人逐步接受、适应和熟练使用移动支付工具,全面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难题,让老年人完成“敢用、会用、想用”的思想转变。
针对老年人更偏好纸质宣传品的特点,长安银行专门设计和印制了版面简明、字体清晰、形象生动的宣传印刷品,并对中老年客户在宣传中对专业术语听不懂、不明白的问题,开展主题宣传实践活动,教学式地向中老年客户进行金融产品和政策的讲解和宣传。
为方便老年人办理业务,长安银行增设了老年窗口、爱心座椅、应急药箱等便利设施。同时,打破网点束缚,开展柜台延伸服务,在合规的前提下,及时对符合条件、不便前来网点的老年客户,提供上门服务,将优质服务送上家门。
精简改革 做“减法”
“看得懂、听得清、用得来、完得成”是目的,“暖心、放心、舒心、诚心”是服务宗旨。
为进一步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遇到的突出困难,长安银行推出“适老化”简洁产品,重点聚焦医保电子凭证的激活与使用、软UKEY的操作流程、电费缴纳等与老年生活息息相关的模块,并打造大字版、语音版、简洁版的“适老”手机银行。
积极完善老年客户金融服务相关制度,调整理财销售规则,在评估老年客群过往投资经验、投资目标、风险厌恶程度等因素基础上,对于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投资者会审慎调减客户风险承受能力总评分,力求向老年投资者推荐风险相对匹配的理财产品;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简化已故老年人小额存款提取手续,明确操作流程,健全已故老年人存款查询和提取制度,保障已故老年人存款安全和继承人合法权益。
积极开展网点升级改造,去繁化简,合理优化营业网点高低柜、等候、洽谈等区域设计,满足老年人不同的金融服务需求。
惠及乡村 做“乘法”
长安银行以中央、地方下发的文件为依据,以传统服务与智能化服务并行为抓手,以惠农支付为切入点,以建立长效机制为落脚点,以切实解决老年人的困难为目标,用心用情解决问题,取得了“1+1>2”的卓越成果。
为放大优化服务的乘数效应,让偏远地区的老年人搭上信息化时代的快车,享受到便利、安全的金融服务,长安银行积极聚焦农村老年人的痛点、难点,喊出“一个人一个点一张卡”的口号,建立了多层次、多元化惠农金融服务,切实践行了农村金融适老化改造。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拉开帷幕。
“一个人”,是打通农村金融服务的“末梢神经”,由当地村民专职服务所在片区。“一个点”,是搬到村口的惠农支付服务点,有固定场所随时为村民提供服务。“一张卡”,是助力乡村居民“财富增值”的银行卡。集合了各项金融服务:大小财神储蓄产品、乡村振兴系列理财产品、线上信用借贷产品,并附加法律咨询、涉农保险、医疗问诊等优质免费权益,让乡亲们在村口、地头就能获得与城市同步的金融服务体验。五年时间,长安银行已在全省10个地市97个县区1438个村庄开设了惠农支付服务点,服务农村客户50多万户,其中老年客户占比52%。平均每年向全省30多万个农村家庭提供了基础金融服务,以及金融政策宣传、金融知识科普、金融防诈骗等风险应对培训,让乡亲们切切实实感受到金融服务不再那么遥不可及。
用真心,执行才有深度;用真情,落实才有温度。长安银行还大力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改造,积极响应人民银行西安分行“手机号码支付百村行”行动,多部门联动,共同推进手机号码线上签约工作。惠农终端手机号码签约功能上线后,农村居民办理手机号码支付签约功能再也不用到几十公里外的县域支行,足不出户就能在村里的惠农支付点完成签约业务。便利的线上服务,有助于农村特殊群体跨越“数字鸿沟”,切实贯彻了“支付为民”的理念。
消除隐患 做“除法”
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促进了人们金融消费的多元化,但也同时滋生了各种金融诈骗手段,让人防不胜防。加强老年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消除风险隐患,保障资金安全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长安银行勇担社会责任,发扬“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坐不住”的使命感,“赶不上”的危机感,精准发力、倾尽全力开展形式多样的金融知识宣传,构建人工与智能的双重风险防控体系,为全省城乡银发一族保驾护航。
为提升老年客户群体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长安银行一方面加强对网点理财销售人员的合规销售培训和专业服务指导,以做好老年客群理财咨询和解释服务,确保理财产品风险匹配。另一方面紧密围绕老年群体,积极开展消保系列宣教活动,发挥网点阵地优势,发放大字版“网络电信诈骗”金融知识宣传手册,播放《远离非法集资,护航幸福晚年》消保动画;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开展防范钓鱼网站链接、警惕网购诈骗等推文宣传,推出《金小卫说消保》专栏频道等,提升老年客户甄别风险能力。
同时,长安银行利用惠农支付服务点,积极举办各项“寓教于乐”的活动:针对元旦、春节、元宵节等大型节假日,举办“长安惠农感恩有你”、“长安银行惠农吃瓜节”等诸多线下活动,向城乡老年客户面对面普及防范非法集资、防电信诈骗以及假币识别等金融知识,积极做好农村老年人金融知识的宣传普及,将金融风险盾牌铸在了他们的心里。
2021年上半年,长安银行共发布线上专题推文70篇,消保原创漫画6篇,参与人数达8460人次,网上推文阅读量89697人次,累计发放宣传资料9万余份,受众人数超30万人次,公众宣传教育工作取得较好效果。
“老人不脱困,员工不脱手”,长安银行秉持着传统服务与智能服务并行,懂“老”与惠“老”并重的理念,拔掉软钉子,定好硬规矩,聚焦中老年人的金融服务困境,切实践行尊老爱老的光荣传统,用真心助力“适老化”服务,用诚心为银发族打造安全、舒适的金融消费环境,用爱心绘就最美的夕阳红。
(供稿:长安银行)
【编辑:张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