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银行多家支行积极行动,联合社区、义工组织多方力量,聚焦老年、青少年、商户等不同受众群体的特点与需求,量身定制反诈宣传内容,通过“分众化”传播让金融安全知识走进各类人群生活,切实提升全民反诈“免疫力”。
一、守护银发群体:把“防骗经”送到养老钱袋旁
针对老年群体对养老金安全、存款保险等内容的高度关注,多家支行将宣传阵地设在社区活动现场。7月10日,西安银行丰庆路支行在丰庆路社区志愿者活动中,用“身边案例+实操演示”的方式,为100余名老人详解电信诈骗中针对老年人的常见话术,手把手教大家识别假币特征,提醒“凡是让转养老金的都是骗子”。
西安银行城东支行在与西安城投康养产业有限公司主办的“党建+文化艺术”主题活动中,深入践行“党建+社区”金融消保服务模式,开设“银发反诈小课堂”,将反诈知识送到居民身边。党员员工结合“冒充子女借钱”“虚假养老投资”等典型案例,用方言俗语拆解骗术套路,还特意准备了图文并茂的宣传册,把存款保险制度等专业内容转化为“保本保息有保障”的通俗解释。现场参与的张阿姨说:“讲得细、听得懂,以后接到陌生电话心里更有谱了。”
二、培育青春力量:让反诈意识随成长扎根
青少年作为网络原住民,易受刷单、游戏币诈骗等陷阱侵害。7月11日,西安银行友谊东路支行联合铁路局社区开展“小小银行家”反诈专场,20余名孩子在“反诈拼图”“防骗问答赛”等游戏中,轻松掌握“不点陌生链接”“不透露支付密码”等常识。志愿者还结合“免费皮肤”“代打游戏”等青少年常遇诱惑,模拟诈骗场景让孩子们“沉浸式”识骗,不少孩子当场表示“要当家里的防骗小卫士”。
家长们对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十分认可,李先生说:“现在孩子玩手机多,早点教他们防骗,比出了事再补救强多了。”
三、助力商户经营:把法律底线讲清讲透
针对商户群体可能遇到的“虚假订单”“二维码诈骗”等风险,西安银行延安向阳路支行在东风社区活动中,专门为周边商户开设“经营防骗小课堂”。工作人员结合案例讲解“收到大额订单先核实”“收款码不随意转借”等实用技巧,还发放《商户反诈手册》,解读电信诈骗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配合诈骗要担责”的法律后果。
商户王女士经营着一家小超市,她坦言:“以前总觉得诈骗离自己远,听完才知道收款时稍不注意就可能被骗,这些提醒太及时了。”
从银发族到青少年,从社区居民到街边商户,西安银行通过聚焦不同群体的认知习惯与风险点,让反诈宣传既“对味”又“有效”。各支行表示,将继续细化受众需求,让金融安全知识覆盖更多人群,真正实现“全民识诈、全社会反诈”的良好格局。
(供稿:西安银行)
【编辑:高春茹;审核:史雅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