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黄河万里,奔腾如歌,那么,黄河在陕流域是这首壮美歌谣中最动人的篇章之一。黄河自榆林府谷入陕,向南奔涌,在壶口化作瀑布夺路而出,从渭南潼关出陕,一路向海浩浩荡荡奔流而去。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牵挂的大事,东临母亲河的三秦父老,心心念念的同样是如何保障黄河安澜。中行陕西省分行深刻认识黄河流域国家战略的重大意义,深入贯彻落实中国银行党委相关决策部署,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学思践悟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拓展绿色金融、科技金融、跨境金融等重点领域,以一泓金融活水助力守护好母亲河。
大好“风光” 绿色能源涌动
统筹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保护、高质量发展,必须把握好能源这一关键变量。陕西中行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着眼陕北地区丰富的风力与光能资源,助力挖掘“绿电”发展潜能。
看“板上发电、板下种植”:黄河中游支流汾川河,流经延安市宝塔区麻洞川镇,在这里,陕西中行投放贷款2.5亿元助力当地发展农光互补光伏发电,在光伏发电板下种植矮化苹果、玉米、中药材,既有效利用太阳能,又不影响土地农业生产,兼具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探索“农光”融合绿色发展新路径。
看黄土高坡上的“山巅巨人”:延安市志丹县域内有洛河、周河等多条河流,均属黄河水系,在沟壑纵横、梁峁密布的黄土高原腹地,陕西中行以1.75亿元贷款帮助当地建设风力发电工程,直径近200米的叶轮在山脊流转,发电机组如同“巨人”展臂拥抱天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传播着碳中和的绿色旋律。
看一以贯之的生态优先取向:在榆林市,华能陕西神木10万千瓦光伏项目正在火热建设中,土地复垦是该项目实现“开发与保护并重”的重要环节,传统作法是由施工方缴纳高额保障金,确保项目用地生态修复。为了缓解资金压力、推动项目顺利开展,陕西中行为企业开立保证金保函,释放流动资金超千万元,为低碳能源开发筑牢了绿色基底。
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陕西中行紧抓政策机遇,积极跟进太阳能与风力发电项目,助力能源产业绿色转型,仅在榆林一地,支持新增清洁能源装机560 万千瓦,在陕西全域共为风光项目提供融资逾170亿元。沿着大河极目远望,三秦大地“风光”无限、“绿电”涌动,一幅绿色画卷正在黄土高坡铺展开来。
人水和谐 生态民生共振
陕西是能源大省,在发展煤炭、煤化工、火电产业的过程中,面对着逐年攀升的工业固废治理难题;同时,黄河在陕流域作为人口活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日益增长的生活垃圾考验着城乡建设管理的水平。助力推进固体废弃物处置和生活垃圾绿色处理,成为陕西中行的分内责任。
在榆林市横山区,一座大型固废处置项目已拔地而起,陕西中行为项目投放固定资产贷款3.43亿元,为固废综合利用、危废焚烧处置和固体废物填埋场提供资金支持,该项目已于2024年竣工,年处置油泥、粉煤灰25万吨,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链条强化了关键一环。在渭南市澄城县,一处热火朝天建设中的工地,正在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从蓝图变为现实,陕西中行累计提供资金近2亿元,项目建成后可以将垃圾转化为电力与热能,预计年均发电量逾5000万千瓦时,可彻底解决当地生活垃圾填埋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冲突的难题。
黄河治理,民生为大,要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不仅要筑屏障、保生态,还应当兴水利、惠民生,这方面,陕西中行参与榆林东线引黄工程的金融实践值得关注。
据统计,榆林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722立方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有效解决榆林市内各工业园区及周边沿线乡镇用水问题,当地自2020年起启动了榆林东线引黄工程,该项目是当地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水利项目。陕西中行全力助推这一重大项目落地,参与银团贷款,为客户取得授信批复逾8亿元,目前,已根据建设进度投放贷款3500余万元,并将随着工程推进,持续注入授信资金,助力支撑起榆林高质量发展的水资源保障。
黄河安澜,百姓安居,是黄河流域保护的应有之义。陕西中行有力助推环境治理、统筹利用水资源,谱写了“人水和谐”的美好篇章,并还将继续以绿色金融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为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动能澎湃 发展再谱新篇
服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理应着眼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陕西中行根据区位特点和产业布局特征,因地制宜为区域发展赋能增效。
作为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贯穿西咸新区,给两岸带来了生生不息的灵秀气息与创新潮流。“秦创原”是陕西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总平台,是省内最大的科技成果转化“特区”,而西咸新区作为平台总窗口,在科技创新方面承担着重要使命,近年来,陕西中行针对“秦创原”推出“秦创贷”专属服务方案,以纯信用贷款为科创企业保驾护航。截至上半年,分行已累计为省内近2600户科创企业提供授信超800亿元,为创新发展注入金融力量。
黄河滋养了两岸沃土,如何依托流域生态禀赋,将生态红利转化为发展动能,是陕西中行的重点关切。在咸阳市永寿县马坊镇,“蛋品一号”300万羽蛋鸡养殖场正悄然改变着乡村的经济生态。项目建设之初,陕西中行仅仅用时一个月审批发放贷款近4亿元。这一集规模化、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工业化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项目,有效吸收了周边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在大河奔流的乐章中,协奏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动人乐章。
当我们将视野从陕西放大到全国乃至全球,不难发现“一带一路”已经成为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契机。作为外汇外贸主渠道银行,陕西中行以优质金融服务赋能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为了让众多进出口企业经营得更好、生意做得更大,分行推出了“铁路提单融资”,将“运输凭证”转化为“融资工具”,帮助解决资金周转难题;开展了“中欧班列贷”“秦贸贷”等专属融资服务,以灵活便捷的方式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截至目前,陕西中行已累计审批中欧班列相关授信项目近60户,提供授信支持近24亿元。目之所及,水潮激荡,货流奔涌,陕西中行服务当地高水平对外开放正迈上新的台阶。
黄河之水奔流不息,陕西中行有幸执金融之笔,共同写就保护母亲河的历史长卷。未来,陕西中行必将继续当好“答卷人”,强化责任担当、牢记使命天职,以金融活水润泽三秦、造福民生,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供稿:中行陕西省分行)
【编辑:高春茹;审核:史雅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