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木耳大概有1.1万斤,由行里统一采购,用于帮助解决村里的木耳滞销问题。”正在指导村民进行木耳包装的工行陕西省分行驻北河村的驻村干部孙拥军说到。
商洛柞水县营盘镇北河村地处秦岭大山深处,一度是深度贫困村,全村279户人当中,建档立卡贫困户达到158户。2019年工行陕西省分行接到帮扶营盘镇北河村的任务后,驻村工作队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把发展木耳产业作为解决村民就业、带动群众增收的重要手段,通过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等方式,2020年北河村如期摘掉了贫困帽。“摘帽”后,工行陕西省分行不歇脚,接棒“振兴”再出发,建立健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北河村的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021年新年伊始,工行陕西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麻旭恒冒雪前往北河村调研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工作,针对进一步增强帮扶村发展后劲进行周密安排部署。2021年10月,麻旭恒书记再次调研了解了北河村木耳种植规模、产量、销售渠道和经济效益等情况,并代表工行陕西省分行向北河村捐赠木耳产业发展资金10万元、爱心物资5万元等,助力北河村木耳产业基地做大做强。至此,工行陕西省分行已累计为北河村捐赠产业发展资金40万元,协助建成钢架结构的木耳大棚108个,年吊袋可达110万菌包、产量11万斤。
在发展木耳产业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种植木耳需要充足的水源,虽然在建设木耳产业基地时,在河边设计打了一口蓄水井,但建成不久,正值培育用水高峰时,蓄水井突然干涸了。驻村干部与村干部一道实地研究,来不及找施工队就通过设立桥墩,在下面加上过滤网,在水井旁边建了一个拦水坝,达到蓄水的作用,有效解决了水量不足问题。
木耳虽然长起来了,但由于北河村地处偏远,外销能力薄弱,木耳成品大量滞销,收益成效明显不足。为了促进北河村木耳销售,驻村工作队及时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帮”方式帮助解决木耳滞销问题,同时充分发挥工商银行融e购平台和展销台优势组织推广北河村木耳,进一步扩大销售渠道,提升北河村木耳知名度,实现了丰产又增利的目标,带动北河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将扶贫与扶志、扶智有机结合,为脱贫户创造一条通往幸福的光明大道是工行陕西省分行在定点帮扶和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不懈追求。村民成某因为家里没有经济来源,又要供孩子上学,一度非常贫困,由于缺乏种植技术,起初成某对种植木耳并没有信心,在驻村干部的鼓励和帮助下,成某下定决心种植木耳。成某说:“我连续两年承包了木耳大棚,累计生产木耳9400多斤,毛收入有28.2万元左右,去掉成本,净收入达13万元左右,收入比以前翻了几番,接下来我会继续把木耳产业发展好。”
目前,北河村木耳产业按照“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模式,通过多种措施并行,两年内31户承包户累计产量达8.2万尽,全村279户每户每年可从北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分红可达700多元。
随着村里木耳产业的持续壮大,吊袋、摘耳、包装运送季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为此,驻村干部联合合作社,组织劳动力到产业基地务工,一方面帮助解决承包户用工问题,另一方面为部分农户提供了工作机会。
北河村党支部书记说:“感谢党的政策,感谢工行陕西分行为我们种下了‘摇钱树’,木耳产业的发展为我们村带来的稳定收入,帮助我们去掉了穷根,我们村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红火!”
(供稿:工行陕西分行 邵静)
【编辑:张波】
|